战士们迅速后撤至十米外的安全地带。孙卫国掏出工兵铲,在红土上轻轻开挖,动作轻柔得像在抚摸易碎的瓷器。红土黏在铲刃上,他每挖一下都要停下来清理,十分钟后,三颗黑黝黝的跳雷终于露出全貌,引线如毒蛇般缠在铁丝绊线上。“用定向爆破,药量控制在两百克,别炸塌沟渠。” 孙卫国对身旁的工兵说。两名工兵迅速布设 TNT 炸药包,插上雷管后拉燃引信,几人快步撤离。
“轰隆!” 一声闷响后,红土和碎石飞溅而起,落地时砸在灌木丛上发出噼啪声。孙卫国不等烟尘散尽就冲上去检查,确认地雷已被彻底引爆后,挥手让战士们上前:“锯子剪子跟上!三分钟清开路障!” 战士们立即行动起来,刚锯锯断树干的 “嘎吱” 声、铁丝剪剪断铁丝网的 “咔嚓” 声交织在一起,硬生生在路障中开辟出三米宽的通道。王近山站在一旁看着手表,对通信员说:“给李铁山发报,谢坊路障已破除,预计午夜抵达云石山,让他们加快进度!”
夜幕降临时分,左路队伍终于抵达壬田寨。这座城见证 1934 在红军长征出发前最后一战的村庄里,炊烟在暮色中袅袅升起。百姓们听到队伍的脚步声,纷纷打开家门探看,当看到军帽上的红五星时,寂静的村庄突然爆发出欢呼。头发花白的陈大娘端着粗瓷碗热水,踩着小脚快步走来,拉住李铁山的手就再也不肯松开,泪水顺着布满皱纹的脸颊淌下:“同志,你们可算回来了!当年我两个儿子跟着红军走了,临走前说等革命胜利就回家…… 老头子被国民党抓去修工事,去年冬天冻饿而死在工地上……”
李铁山的眼眶瞬间泛红,他抬手擦了擦眼角,握紧大娘的手:“大娘,我们回来了!您的儿子是英雄,我们这次来,就是为了完成他们没完成的事,为乡亲们讨回公道!” 说话间,村里的百姓纷纷端出食物 —— 红薯、糙米饼、腌菜,硬要塞给战士们。一名十五岁的少年捧着两个煮鸡蛋,塞到陈锐手里:“同志,我爹也是红军,您拿着路上吃,有力气打敌人!” 陈锐看着少年眼中的光,想起了当年的自己,默默将鸡蛋揣进怀里。
午夜时分,右路队伍抵达云石山。这座被当地人称为 “长征第一山” 的小山丘下,村庄一片静谧,只有偶尔传来的狗吠声。王近山下令部队在山坳处隐蔽休整,派侦察班长吴勇带领两名战士摸清南门敌情。吴勇三人脱掉军靴,赤着脚踩在微凉的红土上,借着月光向瑞金南门潜行。接近城门时,他们趴在麦田里观察 —— 城门楼上架着三挺马克沁重机枪,枪口对着城外的开阔地,城墙下挖有两道战壕,战壕里隐约可见敌军的钢盔反光。更危险的是,城门口的路面上有明显的挖掘痕迹,显然布设了混合雷区。
吴勇掏出铅笔和纸片,借着月光快速绘制敌情地图,标注出重机枪位置、战壕走向和疑似雷区范围。就在他准备撤离时,城门楼上的探照灯突然扫了过来,三人赶紧趴在麦田里一动不动,红土的腥味钻进鼻腔。探照灯缓缓移开后,吴勇做了个手势,三人猫着腰撤退,身后的城门楼渐渐隐入夜色中。
第二章 暗哨破袭:红土夜行人
左路队伍在壬田寨的祠堂里休整时,李铁山正对着地图沉思。煤油灯的光芒在地图上跳动,将 “牛牯岭” 三个字映照得格外清晰。这是壬田寨至瑞金北门的必经之路,山高路险,易守难攻。侦察兵刚带回的报告显示,敌军在那里的废弃炮楼驻守了一个排,配备两挺重机枪,显然是想凭借地形拖延时间。
“必须连夜拔除这颗钉子!” 李铁山一拳砸在桌子上,煤油灯的火苗剧烈晃动,“罗刚,你带一连担任主攻,从正面吸引敌人火力;陈锐的狙击组负责压制炮楼的机枪手;三排从侧翼迂回,堵住敌人的退路!凌晨一点前必须拿下炮楼,三点准时在北门会合!”
罗刚站起身,军靴在祠堂的青石板上踏出声响:“保证完成任务!” 他转身走出祠堂时,战士们已经在院子里待命。陈锐正擦拭着狙击步枪,枪口在月光下泛着冷光。罗刚拍了拍他的肩膀:“老陈,这次看你的了,炮楼的机枪手不解决,我们冲不上去。” 陈锐点点头,将五发带瞄准线的狙击弹压进弹匣:“放心,两百米内,跑不了。”
子夜时分,队伍向牛牯岭摸去。山道两侧的竹林在夜风中沙沙作响,像无数双眼睛在暗处注视着他们。战士们猫着腰前行,红土在脚下发出轻微的 “噗噗” 声,稍不留意就会打滑。陈锐走在队伍侧面,不时抬头观察夜空 —— 月亮躲进了云层,正是行动的好时机。
接近炮楼三百米时,队伍停止前进。陈锐顺着右侧的山岩向上攀爬,岩石上的苔藓湿滑难行,他手脚并用地爬了十米高,选了个能看清炮楼窗口的位置。炮楼里透出昏黄的灯光,隐约能看到机枪手的身影在晃动。他架好狙击枪,瞄准镜里的十字线缓缓移动,最终定格在机枪手的胸膛上。此时云层刚好散去,月光照亮了炮楼的窗口,陈锐深吸一口气,手指轻轻扣动扳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蚀第一部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蚀第一部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