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一、见·决战东北“选择题大赛”:
战略算盘与“神助攻”
一>、见·山洞里的“排除法”:沈阳?“兵家大忌”咱不碰!
一九四八年春的东北根据地,山洞指挥部的石桌上总摊着三张地图——沈阳、长春、锦州,红笔在上面圈了又圈,炭灰掉在“沈阳”的标记上,黄克诚用烟杆头一挑,把灰掸到旁边,笑着说:“老陆,这沈阳咱先划掉,卫立煌那三十万大军,跟块硬邦邦的冻馒头似的,啃不动还硌牙。”旁边的一帮指战员和参谋看的有点冒汗。
陆沉正用铅笔在地图上画箭头,从锦州到长春,再到沈阳,箭头在沈阳绕了个圈又划掉:“可不是嘛!沈阳夹在中间,咱们要是打它,长春的郑洞国、锦州的范汉杰说不定会从两边包过来,这叫‘腹背受敌’,是兵法里的‘兵家大忌’,咱不能犯这傻。”旁边的宋清凑过来,手里拿着刚画的“三城对比图”,沈阳那栏画了个龇牙咧嘴的“大老虎”,长春是只“缩头乌龟”,锦州是个“大门栓”:“师长,黄老,您看这图——沈阳是老虎,咱暂时惹不起;长春是乌龟,缩在里面不敢动;锦州是大门,把住门,里面的老虎乌龟就跑不了!”
“宋参谋这比喻接地气!”王二蛋扛着新擦的机枪路过,凑过来看图,手指头戳在沈阳的“老虎”上,“俺上次去沈阳外围侦查,看见卫立煌的兵天天在城里练兵,其实就是不敢出来,跟咱玩‘躲猫猫’呢!”孙大牛跟着点头,手里拎着个缴获的蒋军饭盒:“俺听俘虏说,沈阳的粮快不够了,卫立煌天天让下面的人去抢老乡的粮食,老乡们都恨死他们了,咱们要是打沈阳,老乡说不定还会帮咱们!”
黄克诚笑着摇头:“老乡帮忙是好事,但战略不能错。沈阳兵力多,工事又坚固,咱们要是硬打,伤亡肯定大,还会让长春、锦州的敌人有机会跑。”他抽了口烟,烟圈飘到地图上的锦州:“咱们要的是‘一锅端’,不是‘打跑一个’,所以沈阳先排除,剩下的就是长春和锦州了。”雪狼从常汇佳怀里跳下来,凑到地图前,用鼻子蹭了蹭长春的标记,又蹭了蹭锦州,尾巴摇来摇去,像是在帮着“选答案”。常汇佳笑着摸它的头:“你这小家伙,还想参与战略决策啊?要是选对了,给你加烤红薯!”雪狼“嗷呜”叫了一声,乖乖蹲在旁边,眼睛盯着地图,跟个认真听讲的小战士似的。
二>、见·“先打长春”vs“先打锦州”:
东野与中央的“温柔分歧”
排除沈阳后,山洞里的讨论焦点变成了“二选一”——先啃长春这只“缩头乌龟”,还是先拔锦州这道“大门栓”。东野的将领们大多倾向“平推法”:先打长春,再打沈阳,最后收拾锦州。“长春的郑洞国才十万兵,工事也没沈阳坚固,咱们先把它拿下来,既能练手,还能缴获粮食,给后续打仗攒本钱!”一纵的李司令拍着桌子说,手里的搪瓷缸子“哐当”响,“而且长春离咱们根据地近,补给方便,打起来稳妥!”
“稳妥是稳妥,但锦州才是关键!”三纵的韩先楚急得站起来,指着地图上的锦州,“锦州是北宁线的咽喉,咱们把锦州拿下来,就等于把东北的大门关上了,卫立煌、郑洞国、范汉杰,一个都跑不了!这叫‘关门打狗’,比‘平推’管用!”两派意见吵得热闹,黄克诚和陆沉没插嘴,蹲在炭火边看地图。陆沉用铅笔在锦州到山海关的线上画了条横线:“老黄,中央的意见是先打锦州,其实是看到了‘关门’的重要性——老蒋要是从山海关调兵来救,锦州一丢,他们就进不来了;要是咱们先打长春,老蒋说不定会让卫立煌弃长春、沈阳,往锦州跑,到时候咱们就抓不住了。”
黄克诚点点头,烟杆在鞋底磕了磕:“中央考虑的是全局,但东野考虑的是实际情况——长春离得近,战士们熟悉地形,打起来有把握。不过中央也没硬逼,给了咱们决策权,让咱们自己选,这种信任,比啥都重要。”没过几天,中央的电报来了,内容很实在:“东北战场主动权在你们手中,打长春还是打锦州,由东野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中央不做硬性要求。”陆沉把电报念给大家听,战士们都乐了——王二蛋说:“中央这是信得过咱们!咱们可不能选错!”孙大牛接话:“不管选哪个,咱们都能打赢,就是得选个能少死人、多抓俘虏的!”
为了摸清情况,东野还派了侦查小队去长春、锦州摸底。宋清的小队去了锦州,回来报告说:“锦州的范汉杰把主力放在城外的碉堡里,城里兵力少,而且碉堡大多是用土堆的,咱们的炸药包一炸就塌!”常汇佳的小队去了长春,带回个好消息:“长春的蒋军缺粮,有的士兵偷偷跟老乡换红薯吃,士气低得很!” 这下,山洞里的讨论更热烈了,雪狼也跟着凑趣,一会儿跑到长春的地图前叫两声,一会儿跑到锦州的地图前摇尾巴,惹得大家直笑:“雪狼这是想帮咱们投票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蚀第一部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蚀第一部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