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给总局的质询函,如同石沉大海,没有激起任何波澜,连一丝确认接收的反馈都没有。这反常的寂静,反而让陈默更加确信,将“商人”送入“深渊”,绝非一次简单的押送任务,其背后必然牵扯着更深的、暂时无法浮出水面的纠葛。总局的沉默,本身就是一种态度。
堡垒内部,在“规则镜像防火墙”建立后,暂时恢复了平静。新发现的“契约印记”被成功抑制,已激活的印记也因失去与“锚点”(E-77接口)的有效连接而逐渐沉寂。那名昏迷的后勤人员苏醒了,但对昏迷前和“商人”物品相关的记忆出现了明显的缺失和混乱。“碎骨”也恢复了“正常”,只是偶尔会对着墙壁发呆,仿佛在疑惑自己之前为何那般狂躁。
然而,陈默心中的警兆并未消除。他知道,“防火墙”只是隔离了“症状”,并未解决“病原体”。那个端坐在绝对隔离室内的“商人”,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其真正的威胁,在于他那套基于规则、无形无质却又无处不在的“契约”体系。
马兆的团队持续监控着E-77接口和“规则镜像防火墙”的运行。他们发现,尽管大部分契约信号被成功截留和镜像,但仍有极其微量的、结构更加隐蔽和复杂的规则信息流,仿佛拥有生命般,在不断尝试寻找防火墙的“缝隙”,试图重新建立连接。这种尝试并非暴力冲击,而是更像一种……渗透和适应。
“目标的‘契约’能力,具备极高的进化性和适应性。”马兆在报告中写道,“我们的防火墙是基于已捕获的契约信号特征构建的静态防御。如果目标有能力动态调整其契约的规则表达形式,防火墙可能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失效。我们需要一种更根本的解决方案,或者……理解其运作的底层逻辑。”
理解底层逻辑?陈默看着这份报告,陷入了长久的沉思。想要理解,就必须接触。而接触“商人”,无疑是与虎谋皮。
就在这时,聂明宇带来了一份意外的分析报告。是关于之前那名后勤人员脑波中被解析出的、关于“精准投送”服务的残缺契约信息。
“我们重新核对了‘信风’商会快艇抵达时的轨道数据和堡垒外部监控,”聂明宇指着光屏上的数据曲线,“发现了一个极其细微的时间差。快艇完成对接、气密确认的信号,比其实际物理接触完成的时间,提前了零点三秒。”
“零点三秒?”陈默目光一凝。
“是的。这零点三秒,在常规流程中可以被忽略,但结合那名后勤人员契约中的‘精准投送’服务,我们有一个大胆的推测——”聂明宇深吸一口气,“‘商人’被‘投送’进堡垒的时间,比物理对接完成更早!那零点三秒,可能就是某种规则层面的‘交接’窗口。那名后勤人员,或许就是在那个瞬间,因其职务恰好处于对接流程的信息节点上,在无意识状态下,‘被签署’了那份确保‘投送’绝对精准的契约!”
这个推测令人毛骨悚然。这意味着,“商人”的契约力量,甚至可以影响现实层面的物理过程,进行某种程度的“规则篡改”!而代价,则由一个毫不知情的底层人员承担。
“契约的代价……”陈默喃喃自语。他回想起“碎骨”被汲取的生命力和情绪,后勤人员被抵押的记忆和情绪稳定……这些代价看似微小,但汇聚起来呢?如果“商人”能与更多人达成契约,哪怕每个契约的代价都微不足道,其总量也将是一个可怕的数字。他汲取这些,目的何在?
“我们必须主动出击。”陈默下定了决心。被动防御,只会让“商人”有更多时间适应和寻找漏洞。他需要知道“商人”的真正目的,需要了解这种契约力量的根源和限制。
“您要亲自接触他?”梁炎东眉头紧锁,充满担忧,“太危险了!他的力量诡异莫测,我们甚至无法完全隔绝。”
“正因为他危险,才更需要了解。”陈默语气平静,眼神却异常坚定,“堡垒意识构建的防火墙暂时有效,这是我们最大的依仗。而且……我也并非毫无准备。”
他所说的准备,是他自身那经过多次锤炼、尤其是与堡垒意识深度连接后,对规则愈发敏锐的感知,以及那尚未完全理解的“维度亲和”特质。他需要亲自去感受那种契约力量,去试探“商人”的底线。
经过周密的准备和风险评估,陈默决定进行一次有限度的、高度监控下的接触。
第七序列隔离区外,陈默独自一人,通过加固的通讯器,与隔离室内的“商人”建立了单向音频连接(视频由外部监控提供,避免直接视觉接触可能存在的风险)。
“‘商人’。”陈默的声音透过扬声器,在绝对寂静的隔离室内响起。
一直静坐的“商人”缓缓抬起头,金丝眼镜后的目光闪过一丝预料之中的神色,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弧度:“终于等到您了,监狱长阁下。看来,您已经初步意识到了,‘绝对隔离’对于某些‘商品’而言,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监狱长,开局召唤刘华强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穿越监狱长,开局召唤刘华强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