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你装的时候轻点,别把芽儿弄碎了。”苏晓浇完水,走过来帮他,“碎了就不香了,泡出来的茶也不好喝。”
小石头点点头,放慢了动作:“知道了,我要把它们装得整整齐齐的,以后想喝了,就能随时拿出来泡。”
没一会儿,张婶和王嫂就回来了,张婶拎着个面袋,里面是白面和玉米面,王嫂则拿着个红糖罐,里面的红糖粒儿亮晶晶的。众人把面倒进藤架下的大盆里,加了点温水,还有晒好的槐礼芽碎——赵婆婆说把芽儿切碎了拌在面里,蒸出来的馒头更有槐香。
“我来和面!”沈砚挽起袖子,伸手往盆里揉面,“我娘说我和面揉得匀,蒸出来的馒头软。”
众人都笑着看他,张婶则把红糖撒在面里,王嫂则拿着个小碗,往面里加了点槐露——槐露刚倒进去,面就散发出股子更浓的槐香,比之前更甜了。
“这槐露真管用,面香都不一样了。”李伯凑过去闻了闻,笑着说,“等蒸出来,肯定好吃。”
沈砚揉着面,额头上冒出了汗,却越揉越有劲:“这面里有槐礼芽,有槐露,还有红糖,蒸出来肯定比之前的馒头都香。”
没一会儿,面就揉好了,放在盆里醒着。赵婆婆说要醒半个时辰,让面发起来,蒸出来才软。众人趁着醒面的工夫,又去给野菊种子浇了次水,给护园芽松了松土,还把泉眼边的青石板擦了擦——石板上沾了点土,擦干净了,泉眼的水映着石板,更亮了。
半个时辰后,面发好了,比之前大了一圈,还带着点槐香。张婶把面分成一个个小面团,每个面团里都包了点红糖,再揉成圆形,放在新竹匾上。凌峰则在灶房里生了火——西院的灶房好久没用来,今儿特意打扫干净,就是为了蒸槐礼芽馒头。
“水开了!”凌峰喊了一声,众人赶紧把竹匾放进锅里,盖上锅盖,还在锅沿盖了层布,防止热气跑出来。
灶房里的火“噼啪”响,槐香从锅里飘出来,混着面香和红糖香,飘得满园都是。小石头蹲在灶房门口,盯着锅里,嘴里还数着数:“一、二、三……等数到一百,馒头就熟了吧?”
苏晓坐在他旁边,也盯着锅里:“应该吧,我娘蒸馒头的时候,也得等好久,才能闻到香味呢。”
众人也围在灶房周围,聊着天,等着馒头熟。胡叔说等野菊开花了,要请槐老头来看看,让他也尝尝槐礼芽馒头;李伯则说要在老槐树周围再种点青菜,这样园里的菜就够吃了;张婶则说要把晒好的槐礼芽分点给巷里的邻居,让大家都尝尝老槐树的礼;王嫂则说要给苏晓做件槐叶图案的小衣裳,让她穿着暖身子。
“馒头熟了!”凌峰忽然喊了一声,锅里的香味更浓了,还带着点蒸汽的暖。众人赶紧把锅盖打开,一股热气冒出来,裹着槐香和面香,差点把人熏得睁不开眼。
竹匾里的馒头蒸得又大又软,颜色是浅黄的,还带着点槐礼芽的绿,每个馒头上都裂了个小口子,像在笑。张婶拿起一个,放在手里掂了掂,笑着说:“熟了熟了,你看这馒头,软乎乎的,还冒着热气呢。”
众人都拿起馒头,吹了吹,咬了一口——又香又软,还带着点红糖的甜和槐礼芽的清,暖得从舌尖甜到心里。小石头咬着馒头,看着众人的笑脸,忽然觉得这馒头比之前吃过的任何馒头都好吃,因为这里面有老槐树的礼,有众人的心意,还有互相承情的暖。
“太好吃了!”凌峰咬着馒头,含糊不清地说,“我还要再吃一个,回去再给我爹娘带两个,让他们也尝尝。”
苏晓也点头,手里的馒头已经吃了一半:“我娘肯定喜欢,她最喜欢吃带槐香的东西了。”
赵婆婆吃着馒头
喜欢偏瘫离婚后拜师铁拐李开始捉鬼降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偏瘫离婚后拜师铁拐李开始捉鬼降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