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陆家“糖芳斋”和“明镜阁”生意兴隆之时,一骑快马携着浙东前线的捷报,风驰电掣般冲入了北京城,直达兵部衙门。
一骑背插赤羽的快马,风驰电掣般穿过京城熙攘的街道,蹄声如密鼓,直叩兵部衙门的重门,将浙东前线的胜利与血腥气,悍然带入了帝国的权力中枢。
翌日清晨,皇极殿内,百官肃立,香烛袅袅,一派庄严肃穆。然而,一种不同于往日的隐隐期待感在无声地流动着,似乎所有人都预感到将有大事发生。
轮至兵部奏事时,兵部尚书刘大夏手持一份墨迹似未干透的紧急军报,步履沉稳地出班。他清癯的面容上虽极力保持着部堂重臣的沉静,但眉宇间难以掩饰的振奋之色,以及那比平日更显洪亮的声音,已然透露出不寻常的信息。
“臣,兵部尚书刘大夏,有东南八百里加急捷报奏呈陛下!”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瞬间吸引了所有目光。
御座之上,弘治帝朱佑樘微微颔首,目光沉静却深邃:“奏来。”
“启奏陛下!”刘大夏展开军报,朗声诵读,每一个字都清晰有力,“浙江都司指挥同知、赞理剿倭军务臣马武谨奏:本月十五,倭寇纠众三百余,乘八幡快船犯我台州松门卫境,登陆劫掠!臣侦得其动向,预伏精兵于其回窜必经之乌鸦岭!”
百官屏息,仿佛能听到那远在数千里外的紧张氛围。
“俟倭寇携掠获、驱百姓,队伍散漫而入伏击地域!臣一声令下,新军将士依操典骤发!新式燧发火铳三轮连环齐射,声若雷霆,弹如泼雨!倭寇猝不及防,百步之外已人仰马翻,死伤枕籍!”
刘大夏的声音陡然升高,带着压抑不住的激昂:“贼首惊惶,欲图反扑!然我军阵坚如山,轮射不绝,硝烟蔽日!敌弓矢火器皆不能近!未待短兵相接,倭寇已胆气尽丧,溃不成军!臣遂挥师掩杀,酣战至酉时!”
他深吸一口气,报出了那足以震动朝野的战果:“此役,计斩获倭首一百五十八级!生擒四十三人!救回被掳百姓二百余口!缴获倭刀、弓矢、财物无数!我军…”他略微一顿,加重了语气,“阵亡九人!伤二十余人,多为轻伤!”
最后,他几乎是斩钉截铁地总结道:“此乃近年来东南剿倭前所未有之酣畅大胜!新军之锐、新器之利,得见真章!倭寇闻风丧胆,浙东军民士气大振!吾皇万岁,大明万年!”
捷报宣读完毕,整个皇极殿陷入了一片短暂的、极致的寂静。落针可闻。
随即,如同堤坝溃决,巨大的惊叹、欢呼和议论声轰然爆发开来!文武百官的脸上,先是极致的惊愕,旋即化为难以置信的狂喜与振奋!先前对新军成色、对新式火铳华而不实的种种怀疑、非议、乃至暗中阻挠,在这份铁一般的战果面前,顷刻间被砸得粉碎!
“好!打得好!打出了我大明的威风!”英国公张懋第一个按捺不住,猛地踏出班列,声若洪钟,激动得虬髯皆张,“陛下!马武临阵果决,真乃良将!新军训练有方,火器犀利无匹!此战扬我国威,震慑四海宵小!实乃陛下圣明烛照,慧眼识人,力排众议推行新军之硕果!”
首辅刘健亦是满面红光,出班道贺,语气中充满了欣慰:“老臣恭喜陛下!贺喜陛下!马武指挥若定,新军初试锋芒便建此奇功,足证强军之路切实可行!新器实学,确乃国之利器!此乃社稷之福,陛下之福!”
次辅谢迁、户部尚书周经、工部尚书曾鉴等重臣也纷纷出言,盛赞此战之功。即便是以往持保守态度的官员,此刻也不得不承认这场胜利的辉煌与意义。朝堂之上,一派欢欣鼓舞,此前因倭患屡剿不绝而弥漫的阴郁焦虑之气,被这场大胜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久违的自信与昂扬。
御座之上,弘治帝朱佑樘努力维持着帝王的威仪,但微微颤抖的指尖和眼中那几乎要溢出来的熠熠光彩,无不昭示着他内心澎湃的激动与巨大的欣慰。他登基以来,宵旰夜寐,励精图治,渴望中兴盛世,然边患、财政、吏治积弊重重。如今,这场由他亲自支持、源自新思想新技术的改革所结出的第一枚硕果,竟是如此甜美!如此酣畅淋漓!这不仅仅是一场军事胜利,更是对他治国方略的肯定,是对整个帝国走向的强心剂!
“善!大善!”弘治帝的声音清朗而有力,带着毋庸置疑的赞许和喜悦,回荡在大殿中,“马武忠勇可嘉,临阵果决,深谙用兵之道!新军将士用命,火器犀利,方有此彪炳之功!刘尚书!”
“臣在!”刘大夏躬身应道。
“即刻依功叙赏!阵亡将士,从优抚恤,其家眷免三年赋税!伤者厚赏,命太医院选派良医,务必妥善医治!赏马武白银五百两,纻丝十表里,以示朕之嘉奖!其余有功将士,兵部逐一核实,论功行赏,不得有丝毫延误偏私!”皇帝的命令清晰而迅速,显然对此早已有所思虑。对马武的赏赐以实惠为主,并未再次超擢其官职,体现了皇帝希望其在现有位置上继续磨练,巩固东南战局的深远考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工科大明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工科大明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