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议事的余波尚未完全平息,陆仁已迅速地投入行动。
陆仁深知,陛下力排众议争取来的这个“试点”机会,绝非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大刀阔斧。
恰恰相反,这更像是在万丈悬崖边开辟出的一条狭窄小径,每一步都必须如履薄冰,谨小慎微。任何一点行差踏错,不仅会让自己粉身碎骨,更会连累陛下圣明,让本就艰难的革新之路彻底断绝。
返回西山的次日,他便下令紧闭总局议事堂的大门。
与会者仅限于最核心的圈子:总管账目、心思缜密的沈默;负责矿务工坊、执行力强的赵德柱;格物院中以李振为首的三位在机械、算学、物料上各有专长的博士;以及负责蜂窝煤窑、矿道、铁器作坊、木工坊的四位大管事。屋内炭盆烧得噼啪作响,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凝重气息。
陆仁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将那份加盖了翰林院和格物院骑缝章的《五年发展纲要(试行草案)》副本置于长案中央。他的目光扫过每一张或熟悉或略带紧张的面孔,声音沉稳而清晰:
“诸位,昨日乾清宫之事,想必已有耳闻。陛下天恩,朝廷允准,予我等试行新政之机。然,”他话锋一转,语气陡然加重,“此非庆典之锣鼓,实乃出征之号角,更是悬于我等头顶之利剑!‘试点’二字,重逾千钧。成,或可为我大明探得一条新路,泽被苍生;败,则你我皆为罪人,不仅身败名裂,更负圣望,届时恐再无转圜之余地!”
他拿起一支特制的炭笔,转身在身后一块打磨光滑的黑木板(这是他命人仿照后世黑板制作的)上,逐一写下纲要中第一年需在西山落实的核心事项:
“一、增产扩能:新辟矿道两条,增建标准式蜂窝煤大窑十座,年底日产需达五十万块。”
“二、技术精进:成立‘技改小组’,专司改良现有器械,首期目标——解决矿区主力水车漏气乏力之痼疾,提效三成。”
“三、延展产业:筹建‘水泥试验窑’,选址勘探、匠役招募、物料储备,半月内需有眉目。另”
“四、严保安全:制订《西山安全生产规条》,宣讲至每一匠役,考核通过方可上工,设立专职巡查。”
“五、惠工养才:开办‘工匠学堂’,首批招录百人,半日做工,半日学习,教材需实用易懂。”
每写下一项,他便进行分解,指定主理之人与协办之人,并设定大致的时间节点:
“增产之事,德柱兄主理,李博士协理,新矿道选址五日内报我,标准大窑图纸十日内审定。”
“技改小组,李博士牵头,各坊大管事需抽调得力巧匠参与,水车问题,一月内我要见到实效。”
“水泥窑,沈默兄总筹,物料、匠役、场地由你调配,赵德柱协理人力,选址后即刻平整地基。”
“安全规条,由各坊大管事共同拟定初稿,三日后议定颁布,巡查员由各坊推荐,总局考核任命。”
“工匠学堂,沈默兄兼管,格物院负责编撰《识字蒙求》、《实用算学》、《格物初识》三本教材,五日内需有初样。招募告示明日张贴,择优录取。”
条分缕析,责任明确,时限清晰。沈默、赵德柱等人纷纷凝神记录,感受到了一种不同于以往衙门差遣的精确与压力,仿佛无形中有一根鞭子在轻轻地抽打,催促前行。
“诸位,”陆仁放下炭笔,语气缓和了些,却更显语重心长,“西山乃我等根基,更是陛下与朝堂诸公目光所聚之处。此处若乱,满盘皆输。此处若成,他处方可效仿。一切事务,首重‘稳妥’二字,宁慢勿错,宁实勿虚。遇难决之事,随时可至书房寻我。散会后,即刻动起来!”
众人凛然受命,皆知肩上责任重大,纷纷领命而去,议事堂内很快只剩下陆仁一人。他并未停歇,深吸一口气,转回书房。真正的挑战,远不止于西山。那两位远在地方、肩负着同样沉重试点使命的挚友,更需要他及时且审慎的沟通与支持。他需将朝廷的决议、陛下的期望、以及他深思熟虑后的具体行动思路,化作密信,快马传递出去。
致枣强知县徐文谦兄台鉴:
文谦吾兄如晤:
京中一别,已有月余,念兄台风仪,时在襟怀。日前乾清宫议政,幸赖陛下圣明独断,吾等所陈“试点”之请,已获旨准。然朝堂之上,争议颇巨,刘、周诸公,持重慎微,此番允准,实乃陛下力排众议,寄予厚望之余,亦不乏观望审视之意。兄台身处枣强,试点田亩清丈之事,干系尤重,一举一动,恐皆在朝野注视之下,万望慎之再慎。
弟思之,此事可行如下:
其一,秘查暗访,心中有数。动手之前,兄台可密遣绝对可靠之心腹一二人(或可用家中老人,或暗中物色县中耿直沉潜之老吏),避开户房原有胥吏,于夜深人静之时,密调县中万历…(笔顿了一下,改为)弘治初年乃至更早之黄册、鱼鳞旧册,与现今册籍细细比对,尤其关注历年田亩增减、户主变更之异常处。此举非为即刻纠察,旨在窥其虚实,把握县中田土兼并之大概情势,哪些人家可能阻力最大,做到知己知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工科大明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工科大明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