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车驾的烟尘尚未完全散去,陆家小院却仍沉浸在一种不真实的氛围中。
张氏坐在正堂的太师椅上,手中无意识地摩挲着方才天子用过的茶盏,口中喃喃:“当家的,你说陛下会不会嫌咱们家的被褥太硬?昨夜我该再多加一床棉褥的...”
陆义则是在院中来回踱步,时不时望望西厢房的方向,仿佛还能看见天子的身影:“谁能想到,我陆义这辈子还能见到真龙天子,还能和陛下同住一个屋檐下...”
最夸张的当属赵有财。这位精明的商人得知消息后,几乎是飞奔而来,一进院门就扯着嗓子喊道:“陆贤侄!听说陛下昨夜在此歇息?用的可是你家的碗筷?”
得到肯定答复后,赵有财眼睛一亮,搓着手道:“这个...贤侄啊,你看,陛下用过的物事,放在你这里也是闲置。不如让老夫请回去,早晚供奉,也算是沾沾龙气...”说着竟掏出一张百两银票。
陆仁哭笑不得,推辞不过,只得将皇帝用过的茶盏赠予他。赵有财如获至宝,用锦缎仔细包裹了,当即修书一封派人快马送回陈留老家,信中极力渲染面见天子的荣光,嘱咐家人必要将此事写入族谱。
这般热闹了几日,转眼便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京城的年味在这一天达到了顶峰。夜幕刚刚降临,各式花灯便亮了起来,将整个京城装点得如同白昼。
“哥哥,快些快些!”丫丫穿着新做的红缎子小袄,扯着陆仁的衣袖往外跑。她身后跟着堂姐大丫和二丫、堂妹三丫,个个都打扮得花枝招展。
赵德柱和沈默也早早过来汇合,沈默还带上了妹妹沈静。一行人嘻嘻哈哈地融入了欢乐的人流。
“卖糖葫芦嘞——”
“好看的花灯,姑娘买个花灯吧!”
“猜灯谜赢彩头咯——”
街市上叫卖声、欢笑声不绝于耳。陆仁给四个姑娘每人买了一个花灯:丫丫要了小兔子灯,二丫选了荷花灯,大丫挑了个金鱼灯,三丫则是选择牡丹灯。四个姑娘提着花灯,在人群中穿梭,宛如四只快乐的蝴蝶。
“前面好热闹!”眼尖的沈静指着不远处的一座酒楼。只见酒楼门前人头攒动,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
众人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醉仙楼”举办的猜灯谜大会。酒楼门前悬挂着数百盏各式花灯,每盏灯下都系着一条谜语。猜中者可得相应彩头。
此刻,最引人注目的是正中一盏精致的走马灯前,一位身着白色狐裘的少女正在凝神思索。她身边围着几个年纪相仿的少女,都在为她鼓劲。
“琦姐姐加油!”
“就差这一盏了!”
对面站着一个青衫书生,面露焦急之色。显然二人正在比拼。
“这已经是第十个灯谜了,”旁边有看客议论道,“谢家小姐真是才思敏捷,已经连破九题。”
“是啊,那张秀才眼看要输了。”
“谁说女子不如男?谢小姐这就叫巾帼不让须眉!”
陆仁定睛一看,那白衣少女不是别人,正是与他有过数面之缘的谢琦。今日她未施粉黛,狐裘衬得小脸莹白,一双明眸在灯光下格外明亮,正全神贯注地盯着灯谜,时而蹙眉,时而展颜,甚是可爱。
就在这时,谢琦眼睛一亮,朗声道:“有了!这东风不与周郎便,打一药材,可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正是锁阳!”
掌柜的击掌笑道:“谢小姐果然才思敏捷!正是锁阳!”
围观群众纷纷叫好,那青衫书生面红耳赤,拱手认输。谢琦的小姐妹们欢呼起来,围着她又说又笑。
恰在此时,谢琦一转眸,正好看见人群中的陆仁。先是一怔,随即想起前番被戏弄的经历,又想到对方是新科状元,眼珠一转,计上心来。
“哟,这不是陆状元吗?”谢琦分开人群,笑吟吟地走上前来,“真是巧啊。”
陆仁暗叫不好,拱手道:“谢小姐有礼。在下还有事,先行一步...”
“诶——”谢琦拦住去路,声音提高了几分,“久闻状元公才高八斗,今日既逢佳节,不如也来猜几个灯谜助兴?小女子虽才疏学浅,却也想向状元公请教一二。”
这话一出,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是状元郎!”
“新科状元也来了!”
“比一比!比一比!”围观群众纷纷起哄。
丫丫也扯着陆仁的衣袖:“哥哥,猜灯谜嘛!丫丫想看!”
陆仁本想推辞,但见谢琦眼中闪着狡黠的光,显然是要报当日之仇。四下里人群越聚越多,都在等着看热闹。无奈之下,只得苦笑道:“既然小姐有此雅兴,在下奉陪便是。”
酒楼掌柜一看这阵势,喜出望外,连忙将二人请进店内。店中更是装饰得琳琅满目,各式花灯争奇斗艳,比门外还要精致数倍。
“二位才俊光临,小店蓬荜生辉。”掌柜的躬身道,“小店新立规矩:取十盏彩灯,谜题难度相当。二位同时猜谜,先全部猜中者胜。胜者可得小店特制金灯一盏,另赠白银百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工科大明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工科大明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