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归来后的几日,格物商会后院的一处僻静厢房里,烛火常常彻夜不熄。
陆仁埋首于案牍之间,将实地勘察所得与胸中韬略尽数倾注于笔端。他深知这份《西山石炭官督商办章程草案》不仅关乎煤矿开采成败,更系着他“工科兴国”的宏愿能否迈出第一步。
草案撰写极尽工科之精细。陆仁摒弃了任何华而不实的辞藻,以数据、图表、条陈为主干。
他详细罗列了西山南麓煤层的厚度、品质、预估储量;设计了基于“房柱法”的开采方案和通风排水措施;估算了前期投入——从购置开采权、雇佣矿工、修整道路,到制作支护、购置工具、建造工棚,每一笔开支都有据可循;预测了投产后不同阶段的产量、成本与收益,甚至将季节性波动、潜在风险都纳入考量。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官督商办”与“股份制”的具体设计。他建议朝廷以“特许权”及少量资金入股占三成,格物商会出资金、技术、管理占四成,剩余三成由“有意国事之勋臣良贾”认购。
利润按股分配,而监管则由皇帝特派“审计司”负责,独立于经营之外。草案甚至还包含了详细的矿工待遇、安全保障、医疗抚恤条款,理念之新,考虑之周,远超时人想象。
当陆仁终于将厚厚一册草案誊抄装订完毕,心中却无半分轻松。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时机巧合得仿佛天意。次日经筵,讲官析讲《周礼·考工记》,论及“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弘治帝听得若有所思,课后竟罕见地单独留下了在一旁侍值的陆仁。
“陆修撰,”皇帝的声音温和平静,目光却似有深意,“近日可曾出城?闻西山秋色颇佳。”
陆仁心领神会,强抑激动,躬身答道:“回陛下,臣前日确曾往西山一行,非为观景,乃为察勘石炭诸事。谨将所见所思,草拟成册,疏漏之处,伏乞陛下恕罪。”言毕,自袖中取出那本凝聚了无数心血的草案,双手高举过顶。
萧敬悄步上前接过,呈于御案。弘治帝目光落在封面上,手指轻轻拂过,并未立即翻阅,只淡淡道:“朕知道了。卿且退下吧。”
“臣告退。”陆仁依礼退出,心中却如擂鼓。他知道,种子已播下,静待发芽。
是夜,乾清宫东暖阁灯火长明。
弘治帝逐页细读那份草案,神色由平静转为专注,再由专注转为惊叹。
他从未见过如此迥异于寻常奏疏的文本——数据翔实、条理清晰、图文并茂,将一件看似宏大的工程分解得井井有条,可行性跃然纸上。那百万岁入的预估,竟非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层层推演计算之上。尤其看到安全管理与劳工福利诸款,皇帝不禁微微颔首,此子确有仁心,非纯粹逐利之辈。
“萧敬,”皇帝掩卷长叹,眼中光华闪动,“若满朝文武,皆能如此务实精详,朕又何愁国用不足?”
次日早朝,风平浪静。然散朝之后,几位重臣——首辅刘健、次辅谢迁、阁臣李东阳,并六部尚书及都御史戴珊等,均被宣至文华殿后殿。
众臣心下疑惑,不知陛下有何要事相商。待行礼毕,只见皇帝命萧敬将一册文书交由众臣传阅。
“此乃翰林修撰陆仁所呈《西山石炭官督商办章程草案》,”弘治帝声音平稳,却自带威压,“朕已览过。今日召诸卿来,便是议一议,此事是否可行。”
首辅刘健资历最深,率先接过。他初时尚能保持平静,越看眉头蹙得越紧,看到“官督商办”、“朝臣入股”等字眼时,花白的胡须甚至微微颤抖起来。不及看完,他便将草案重重合上,沉声道:“陛下!老臣以为,此议万不可行!”
声音铿锵,掷地有声,殿内气氛瞬间一凝。
“刘阁老何出此言?”皇帝问道,神色不明。
“陛下!”刘健踏前一步,言辞激切。
“其一,朝廷开矿,历来官营,或募民开采,课以重税。今此策所谓‘官督商办’,模糊不清,实乃纵容商贾挟制官家,与民争利!此例一开,后患无穷!
其二,竟欲蛊惑朝臣出资入股,行商贾之事,此乃败坏士大夫清誉,玷污朝廷体统!士农工商,各有其分,焉能混淆若此?
其三,所言百万之利,看似诱人,实则画饼充饥,尽是揣测虚数,岂可轻信?其四,西山临近京畿,大规模开矿,聚集人众,万一滋生事端,惊扰京师,谁人能当此责?望陛下圣察,断不可被此奇技淫巧、言利之辞所惑!”
刘健一番话,引经据典,义正辞严,代表了朝中清流保守派的强烈反对。几位守旧的尚书也随之附和。
“刘公此言,老夫不敢苟同!”次辅谢迁立刻反驳,他显然仔细看了草案,此刻面色激动,“陛下!臣观此草案,规划之详,计算之精,绝非空谈!‘官督商办’,乃是以商贾之效率行朝廷之惠政,‘朝臣入股’非为牟利,实为凝聚共识,共担风险!且草案中于矿工安危、百姓生计考虑周详,何来‘与民争利’?分明是‘为民开源’!如今太仓空虚,边饷无着,若能以此法岁入百万,解朝廷燃眉之急,惠及苍生,纵有非议,我等臣工又岂能因循守旧,坐视国困民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工科大明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工科大明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