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书同文”是针对信息流的标准化,那么“车同轨”和“度同制”就是针对物流和财务体系的彻底革命。
嬴政下令,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全国的度量衡。这意味着,从此以后,天下的尺子、斗斛、秤砣,都必须使用同一个标准。
诏令下达,各郡县都收到了来自中央颁发的标准器——铜权、铜升、铜尺。地方官员的首要任务,就是校验并销毁所有旧器,确保新标准落地。
在某郡的市集上,一场官方的“度量衡标准推广会”正在举行。郡守亲自坐镇,手下官吏拿着标准铜尺和铜斗,挨个校验商贩们的器具。
“张老三,你这尺子短了半分!按新制,你这是欺诈消费者……不,是欺诈顾客!罚款!”
“李寡妇,你这斗容积不够,掺假了!没收旧斗,按新标准斗重新校准!”
“王屠户,你这秤砣不对!必须换成官制标准砣!”
市场上一片鸡飞狗跳。商贩们叫苦不迭,有的心疼被没收的“做了手脚”的旧器具,有的则是对新标准还不熟悉,交易时手忙脚乱。
“这以后还怎么赚钱啊!”一个米商哀叹,“以前还能在量器上稍微‘灵活’一点,现在全被卡死了!”
“是啊,全国一个价……不对,是一个标准,一点操作空间都没有了。”旁边卖布的附和道,“利润空间被压缩了啊。”
但也有明白人:“长远看是好事。以后咱们郡的布匹运到隔壁郡,不用再为尺寸扯皮了。粮食交易,也不用担心对方的斗比我们的小。这相当于建立了全国统一的交易平台,降低了沟通成本和交易风险。”
话虽如此,阵痛期是免不了的。
与此同时,“车同轨”的工程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帝国的工程师们(主要是刑徒和征发的民夫)正在全国范围内,按照统一的宽度(秦制六尺)翻修和新建道路,这就是着名的“驰道”和“直道”的雏形。
工地上,监工们拿着标准尺,严格检查着路面的宽度和夯实程度。
“这里!这里窄了一寸!返工!”
“那边的路基不够平!重新碾压!”
“都打起精神来!这条路可是帝国的‘高速公路网’,是陛下亲自盯的‘一号工程’!质量出了问题,谁都担待不起!”
民夫们挥汗如雨,心里难免嘀咕:“这得干到猴年马月?家里的田都快荒了。”
“听说不光修路,还要统一所有马车的轴距?我那辆祖传的牛车,轴距不对,以后是不是就不能上这新路了?这不是逼着我换车吗?又是一笔开销!”
“车同轨”看似只是统一了车轮之间的距离,但其深远影响在于,它极大地提升了帝国军队的机动能力和物资转运效率。从此,秦军的战车和辎重车可以在帝国任何一条主干道上畅通无阻,实现了“物流一体化”。这对于维护庞大帝国的稳定,至关重要。
跨时空吐槽小剧场:
宋仁宗赵祯(看着水镜中热火朝天的基建场面,羡慕地叹了口气): “‘度同制’,‘车同轨’……真是令人向往啊。若能如此,我大宋的漕运、边饷核算,能省去多少麻烦?府库也能更加清明。只是……如此大规模的工程,得花多少钱啊?朕连给官员们涨点俸禄都要被台谏官们唠叨半天,修个宫殿都被说是奢靡。看看始皇帝,再看看文景二帝,人家又是修路又是统一标准,文景时期还能攒下那许多钱粮……唉,朕这个家,不好当啊。”
---
喜欢帝王串串烧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帝王串串烧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