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虽然推行不易,但终究是有形之物,可以通过行政命令和强制手段来解决。而“行同伦”——统一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则是整个标准化流程中最抽象、最棘手,也最触及灵魂的部分。
嬴政和李斯的目标,是要将原本风俗各异、价值观念多元的六国之地,整合成一个拥有共同“大秦核心价值观”的整体。这相当于要对所有被收购的“分公司”进行彻底的企业文化洗牌,消灭地方特色,强化中央认同。
具体措施包括:以秦律为基础,统一全国法律;禁止各地私学,推行“以吏为师”,将思想教育纳入官僚体系;迁徙六国豪强于咸阳,便于监视和管理;甚至对婚丧嫁娶等民间习俗,也试图进行规范和引导。
朝堂上,博士淳于越,这位原齐国的着名学者,终于忍不住站了出来。他算是降臣中比较受尊重的,但此刻也感到了一种文化根基被动摇的危机。
“陛下,”淳于越躬身道,“臣闻,‘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陛下创此亘古未有之业,固然可贺。然齐鲁之地,崇尚礼乐,荆楚之邦,巫风炽盛,燕赵之士,慷慨悲歌……此皆各地百姓千百年所习,乃人情之所系也。若强行以秦法秦俗一概而论,恐百姓难以适应,心生抵触,反为不美。不如因俗而治,徐徐图之?”
这话说得还算委婉,核心意思就是:陛下,企业文化整合不能太急,要尊重地方特色和员工习惯,慢慢来。
嬴政还没说话,李斯便立刻出列反驳,言辞激烈:“淳于博士此言差矣!昔日诸侯并立,故有异俗异论。今天下为一,法度出一,岂容杂音混淆视听?诸生不师今而学古,非议当世之政,惑乱黔首之心!此乃最大的不稳定因素!唯有‘行同伦’,使天下之心皆归于秦,则法令行而无所阻,政令通而无所碍,帝国方能根基永固!”
李斯的话,深得嬴政之心。这位帝国CEO要的不是多元,而是统一;不是百花齐放,而是唯我独尊。
“丞相所言极是。”嬴政一锤定音,“‘行同伦’乃帝国长治久安之根本,不容置疑,必须严格执行。凡有以古非今,妄议朝政,散布与帝国核心价值观不符之言论者,按律严惩!廷尉府,要加强舆情监控!”
这道旨意一下,文化整合的风向瞬间收紧。各地一些宣扬本地文化、非议秦政的学者和方士开始受到打压。民间一些与秦律秦俗冲突较大的习俗,也被限制或禁止。
在原楚国某地,一场传统的祭祀巫舞被官府强行叫停,理由是“装神弄鬼,蛊惑人心,不符合帝国‘行同伦’之要求”。当地的巫祝和民众敢怒不敢言,只能将不满埋在心里。
在原儒家文化浓厚的齐鲁之地,私塾里不能再讲授《诗》、《书》等典籍,而是要以官吏颁发的《秦律问答》、《为吏之道》等作为教材,孩子们要学习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秦帝国公务员。
阻力无处不在,怨气在暗中积累。嬴政和李斯用强大的国家机器,强行将七种不同的颜色涂抹成一种,但这层油漆之下,原有的底色是否真的被覆盖,却是一个未知数。
跨时空吐槽小剧场:
汉高祖刘邦(翘着二郎腿,嘿嘿直笑): “嬴政这家伙,就是太较真!什么‘行同伦’?能把税收上来,能把仗打赢,老百姓不造反,不就得了?搞那么复杂干嘛?你看我老刘,入关中‘约法三章’,简单明了,大家不也过得挺好?企业文化?我老刘的队伍就是‘能喝酒、能吹牛、能打仗’,这不也挺好?就是后来……唉,被我家那婆娘和那帮儒生搞得有点复杂了。”
---
喜欢帝王串串烧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帝王串串烧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