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寒哨兵”的成立与“星星铁”的发现,为领地注入了强心剂,但艾薇深知,强大的武装与神奇的能源若没有稳固的根基,不过是沙上筑塔。
随着第一次正式会议的结束,贡献积分制度的草案开始在各工作队间传阅讨论,整个营地的注意力,终于从单纯的战斗与防御,部分回归到了维系生存最本质的环节——衣、食、住、行。
清晨的寒气依旧刺骨,但营地的生活节奏已经改变。以往这个时候,人们大多蜷缩在窝棚里依靠余温硬扛,等待太阳升高一些再出去活动。
但现在,天刚蒙蒙亮,负责膳食的妇女们已经在中央炊事区忙碌起来,几口新打造的大铁锅架在改良过的灶台上,里面翻滚着由黑麦、豆子、干肉和最新发现的、一种耐寒的块茎植物“霜根”混合熬煮的浓粥。食物的香气混合着炊烟,成为唤醒营地的第一缕气息。
铃兰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粥,小跑着送到正在检查新建哨兵营房的艾薇手上。“艾薇姐姐,快尝尝!今天加了新磨的霜根粉,比以前顶饿多了!”
艾薇接过温热的陶碗,看着碗里粘稠的食物,点了点头。食物的稳定供应,是一切的基础。她一边小口喝着粥,一边目光扫过营地。
可以看到,一些人正拿着木牌(记录贡献积分的临时凭证)在老马洛设立的临时物资点排队,兑换额外的一小块肉干或是一勺珍贵的盐。贡献积分制度虽然刚刚试行,但其激励效果已经初步显现。
“衣”的问题最为紧迫。原有的破烂衣衫和简陋兽皮,难以长时间抵御此地渗入骨髓的湿寒。在艾薇的指导下,几个手巧的妇女组成了被服组。
她们利用狩猎队带回的、经过初步鞣制的各类兽皮,开始尝试制作更合身、拼接更合理的皮袄和皮裤。
艾薇甚至画出了连体式防寒服和风雪帽的简易图样,虽然工艺复杂,但指明了方向。
更重要的是,在一次清理缴获的土匪物资时,他们发现了几大捆虽然粗糙但质地紧密的灰色羊毛毡。
这意外的发现让艾薇惊喜不已。她立刻组织人手,将这些羊毛毡裁剪,内衬柔软的干苔藓或碎皮毛,制作成了简陋但保暖效果远超普通皮袜的毡靴。
当第一批试制的几十双毡靴分发下去,优先配给巡逻的哨兵和需要在户外长时间工作的人时,冻伤的人数明显下降。
“食”的方面,除了稳定的粥食供应,艾薇着重推动了两件事。首先是畜牧的尝试。她注意到苔原上的一种矮壮耐寒的苔原牦牛和一种体型较小、毛皮厚实的雪蹄羊。
狩猎队不再仅仅猎杀成年个体,而是开始有意识地尝试活捉幼崽。在营地边缘,用粗木和石块圈起了一片围栏,由几位有放牧经验的老人负责照料这些初步捕获的十几头幼畜。
虽然规模尚小,且饲养方法还在摸索,但这标志着从纯粹依赖狩猎向可持续生产的转变。同时,脂肪的收集被高度重视,用于制作肥皂、蜡烛和润滑剂。
“住”的改善也在持续。新的半地穴居所不再仅仅是挖个坑盖上顶,开始采用更规整的木架结构,墙体用泥土混合切碎的干草夯实,以增强保温性。
艾薇还提出了“火炕”的概念——利用高炉区域的余热,通过埋设陶土管道,将热烟引导至部分重要建筑(如病房、育幼所)的地基下,进行初步的取暖尝试。
虽然目前只是小范围实验,但那个被选作育幼所的半地穴,里面的温度明显高于外界,让带着幼儿的妇女们感激不已。
“行”则主要体现在内部效率和外部探索上。营地内部的道路被简单平整,关键区域之间铺设了木板或碎石,方便物资运输和人员快速调动。对外,除了石爪派出的、针对黑脊山的侦察队,老马洛也派出了第二支向南的小队。
这支小队携带了少量精心准备的货物——几柄质量上乘的铁质匕首、几张完整的雪狐皮、以及一小袋“星星铁”的碎屑样本(严格密封,伪装成稀有矿石)。他们的任务更明确:抵达距离最近的那个名为“岩爪镇”的边境定居点,尝试建立稳定的贸易渠道,并尽可能收集关于东部行省和猎鹰标记的情报。
日子在忙碌与希望中一天天过去,霜寒领如同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长着。贡献积分制度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工作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锻造区在“星星铁”核心的辅助下,成功生产出了第一批质地更均匀、韧性更好的低碳钢。虽然数量不多,但用这种钢打造的武器,其性能远超之前的生铁,让石爪和哨兵们爱不释手。
围栏里的苔原牦牛和雪蹄羊也逐渐适应了圈养环境,开始繁育,虽然缓慢,却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开端。
然而,就在领地一切向好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暴露了这新生链条中最脆弱的一环。
负责在黑脊山外围监视的侦察队,带回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山脉中那种泛着蓝光的、被他们称为“冰鳞蝎”的小型生物,活动范围明显扩大了,最近甚至开始在夜间靠近营地最外围的警戒线。它们个体威胁不大,但甲壳坚硬,带有麻痹性的尾针,而且常常群体出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到魔法世界当钢铁女王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穿越到魔法世界当钢铁女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