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尾巴,春寒依旧料峭,但空气里已然能嗅到一丝万物复苏的躁动。岳父在二月底终于将老家的田地租了出去,处理好了鸡鸭,提着大包小包的家乡特产,风尘仆仆却又满心期待地来到了城里这个热闹的大家庭。他的加入,让家里更添了几分人气,也意味着“幸福果蔬”的后勤力量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老店的卷帘门上,已经贴出了醒目的红色告示,告知老街坊们新店即将迁往的位置,并附上了大致开业时间和感谢语,同时表示门面转让,引得不少熟客驻足观看,议论纷纷,言语间充满了期待与不舍。
王刚这段时间,真正进入了“双线作战”的状态。新店的装修进入了最关键的收尾和设备安装阶段,他几乎每天都要泡在那边,协调施工、验收材料、调试设备,忙得脚不沾地。户外钓鱼成了奢望,连摸鱼竿的时间都寥寥无几。
然而,“刚哥爱钓鱼”账号的运营却不能停,尤其是看到评论区那么多钓友在催更,在热烈讨论技术,他深知内容持续输出的重要性。于是,在一个忙碌了一整天后的晚上,他没有急着休息,而是和李鹏一起,再次走进了工作室。
工作室的客厅里,那面巨大的白板前,王刚拿起黑色的白板笔,李鹏则熟练地架好了相机,调整好角度,准备记录下这别开生面的“理论课”。
“兄弟们,最近实在抽不出空去水边,欠大家的户外实战视频先记着。”王刚面对镜头,开门见山,语气带着一丝歉意,但眼神依旧专注,“看到很多朋友在评论区问调漂的问题,特别是新手朋友,感觉调漂很神秘,很复杂。今晚咱们就在这白板上,把调漂那点事,彻底聊透。鹏子,给个白板特写。”
李鹏立刻将镜头推近光洁的白板。
王刚手腕转动,在白板上画了一个简单的水平面,然后在水面之上画了一支立着的浮漂,水面之下,画了一条铅皮座包裹的铅坠,以及下方的双钩。
“调漂,说白了,就是一个寻找平衡的游戏。”王刚用笔点着铅坠的位置,“玩的是浮漂的浮力,和铅坠、钩饵、子线这些所有水下东西的重力,之间的平衡。”
他开始了第一步的讲解:
**第一步:找底与下拉(确定半水深度)**
“首先,我们得知道水有多深,钩子大概在什么位置。这叫‘找底’。”他在铅坠上方画了一个大大的太空豆,“我们在铅坠上方裹上足够重的铅皮,保证能把整个浮漂都拉入水中。然后上推浮漂,直到浮漂露出水面一目或者平水。这个时候,铅坠是躺底的,从浮漂露出水面的那位置到铅坠,就是大致的水深。”
他接着在子线长度的位置又画了一个标记:“找到底后,我们把浮漂往下拉,拉的距离要超过你子线的长度,比如子线20公分,你就下拉30公分。这样确保我们接下来调漂时,钩子是离底的,处于‘半水’状态。这是所有精准调漂的前提。”
**第二步:修剪铅皮,设定调目**
“现在,钩子离底了,我们开始修剪铅皮。”王刚用笔做出修剪的动作,“一点点地、耐心地剪,让浮漂在只有铅坠和空钩(不挂饵)的情况下,慢慢露出水面。你希望它露出几目,就剪到几目。比如,我们想调四目,就修剪铅皮,直到浮漂稳定地露出水面四目。这个时候,浮漂的浮力和水下铅坠、空钩的重力达到了一个平衡。这个‘四目’,就是你的‘调目’,这是你设定的基准点。”
他在浮漂旁边写上大大的“调目=4”。
**第三步:挂饵找底,设定钓目**
“基准有了,接下来我们就要上饵了。”王刚在双钩上画了两个小圈,代表两颗饵料,“饵料是有重量的,它会打破我们刚才建立的平衡。当我们挂上两颗正常大小的饵料抛入水中后,浮漂会因为饵料的重量而下沉。如果沉没了,说明饵重大于你调目剩余的浮力。”
他继续画图示意:“这时,我们就上推浮漂,直到浮漂再次露出水面。露出几目,就是你的‘钓目’。比如,我们推到浮漂露出两目。这个‘两目’,就是你的‘钓目’。”
他在旁边写上“钓目=2”。
**核心原理与灵钝分析**
王刚用笔重重地点了点“调四钓二”这个组合。
“大家常听的‘调四钓二’,其核心原理就在这里!通过精确的重量计算和浮漂调整,我们让水下的状态变成:下钩的饵料躺底的,上钩的饵料是轻轻触底的。”他在水下画出这种状态,“这种状态,子线是绷直的,鱼只要轻轻一吸饵料,甚至只是触碰子线,信号就能迅速通过绷直的线组传递到浮漂上,浮漂就会产生动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钓灵’。”
他接着又在旁边写下“调四钓三”、“调四钓四”甚至“调四钓五”。
“如果我们把浮漂往上推,让钓目变成三目、四目、五目,会发生什么?”他自问自答,“钓目越高,意味着水下的子线弯曲程度越大,从一钩躺底一钩触底,慢慢变成双钩都躺底,子线从绷直变成弯曲,甚至铅坠都快要触底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钓鱼让我走上人生巅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钓鱼让我走上人生巅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