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四十块钱像一根毒刺,扎在高辉的喉咙里,咽不下去,也吐不出来。他知道,屈服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直到被吸干骨髓。刀疤强之流,是依附在这片市场肌体上的蚂蟥,不会因为一次“懂事”就满足。
林薇接过了炒土豆的重担,让他稍微能喘口气,也让他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必须尽快找到打破僵局的办法。他不能再满足于这个小小的摊位,必须拥有更多对抗风险的资本和底气。
他开始更加细致地观察市场。不仅仅是蔬菜、干货,他留意那些来来往往的顾客,听他们交谈,分析他们的需求。他发现,市场里虽然卖调味品的摊位不少,但大多品类单一,而且很少有像他的辣椒粉那样,进行简单加工、方便携带的小包装产品。
一个念头逐渐清晰起来。
光是辣椒粉不够。如果能搭配其他香料,做成复合型的调味料呢?比如,烧烤料?炖肉料?
这个想法让他心跳加速。这不再是简单的分装,而是真正的“加工”,附加值更高,也更难被模仿。一旦做出名气,就不再是刀疤强随便可以拿捏的小摊贩了。
但难点也很明显:配方从哪里来?其他香料的本钱哪里来?更重要的是,一旦开始做,量小了不划算,量大了,风险也大,万一卖不出去,积压的本钱就能把他拖垮。
晚上收摊后,高辉没有立刻记账,而是拿出一个新的本子,在上面写写画画。林薇收拾完,看到他对着一堆看不懂的符号和数字蹙眉,默默地把油灯拨亮了些,然后拿起针线,坐在不远处,陪着他。
“我想试试做点别的调味料。”高辉忽然开口,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说给她听,“光卖辣椒粉,不够。”
林薇穿针的手停了一下,抬起头,眼中带着疑问。
高辉把自己的想法简单说了说,没有隐瞒其中的困难和风险。
林薇听完,沉默了很久。油灯的光晕在她脸上跳跃,看不清具体神情。就在高辉以为她会反对或者担忧时,她却极轻地问了一句:
“……要多少本钱?”
高辉愣了一下,心里计算着,报出一个保守的数字:“先期试验,最少也得……二三十块。”这几乎是他们现在全部的流动资金。
林薇低下头,继续手里的针线活,过了好一会儿,才用几乎听不见的声音说:“……你定吧。”
没有质疑,没有恐慌,只有简短的三个字。
你定吧。
这轻飘飘的三个字,却像千钧重担,压在了高辉肩上,也像最坚固的基石,垫在了他脚下。她知道风险,但她选择把决定权交给他。这份沉甸甸的信任,比任何鼓励都更有力。
高辉深吸一口气,重重地点了点头。“好。”
第二天,高辉开始行动。他没有贸然投入大量资金,而是利用摊位现有的资源进行试验。他批发了少量花椒、八角、小茴香等最常用的基础香料,又买来一些便宜的、快要临期的芝麻和花生米。
晚上收摊后,狭小的屋子里弥漫开各种香料混杂的、奇异而浓郁的气息。高辉把那张破旧的小饭桌当成实验台,用林薇称菜的小秤,小心翼翼地按照不同比例调配着香料,然后将它们和辣椒粉、炒香碾碎的芝麻花生混合。
林薇在一旁帮着打下手,清洗器具,或者在他忙不过来时,按照他说的分量称取香料。她依旧沉默,但眼神里充满了好奇和一种参与创造的专注。
朵朵也被这新奇的气味吸引,不再害怕,蹲在旁边,小鼻子一抽一抽地闻着,看着爸爸像变魔术一样,把各种颜色的粉末混合在一起。
“爸爸,好香呀!”
高辉笑着,用手指蘸了一点初步调好的烧烤料,送到女儿嘴边:“朵朵尝尝?”
朵朵小心翼翼地舔了一下,立刻被那复合的辛香呛得吐了吐舌头,但眼睛却亮了起来:“辣!但是香!”
高辉自己也尝了尝,仔细品味着其中的层次。不够,香味还不够融合,辣味也过于突兀。他摇摇头,把这一份失败的作品扫到一边,重新开始。
一次又一次。失败的粉末堆了一小堆,那可都是钱。高辉的心在滴血,但手上的动作却没有停。他知道,这是必须付出的学费。
林薇看着他那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狠劲,看着那些被浪费掉的香料,嘴唇动了动,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地把失败的残渣收拾干净。
直到深夜,高辉才勉强调配出两款他觉得尚可的配方。一款偏向孜然风味的“烧烤撒料”,一款是带着浓郁八角茴香味的“家常炖肉料”。他小心地将它们分装进最小号的油纸包,每包只装了一点点,准备明天作为赠品,送给买小土豆或者蔬菜套餐的老顾客,听听反馈。
第二天,当高辉把那些小小的、不起眼的赠品随货送出,并简单说明用法时,大部分顾客只是好奇地收下,并未太在意。
然而,几天后,情况开始发生变化。
“小高老板!你前几天给的那个烧烤料还有没有?我儿子周末出去玩,烤了肉串,说比买的好吃多了!非要我再买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赎的光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赎的光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