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让他担忧的是,这些暗地里的动作是否已经影响到高层对千湖试验区的看法?国家部委的信任和支持是试验区成功的关键。
第二天,李鸣风安排了一次小范围会议,只有试验区建设指挥部的核心成员参加。他通报了当前面临的情况,要求各部门立即开展自查自纠,确保各项工作经得起检验。
“同志们,试验区建设进入关键阶段,我们既要大刀阔斧推进工作,也要如履薄冰严守规矩。”李鸣风严肃地说,“从今天起,所有重大决策必须集体研究,所有审批流程必须全程留痕,所有资金使用必须公开透明。”
会后,李鸣风特意留下了负责人才引进工作的副市长刘薇。
“刘市长,人才引进方面最近有什么异常吗?”李鸣风问道。
刘薇想了想说:“确实有个情况。我们原本已经谈好的几位海外高层次人才,最近突然表示要推迟决定。我私下了解,是有其他地方给出了更优厚的条件,并且...暗示千湖试验区可能面临政策调整。”
“知道是哪里在挖人吗?”李鸣风问。
“多方面都有,但最积极的是东江市。”刘薇答道,“他们开出的条件确实很有诱惑力,安家费比我们高50%,科研启动资金翻倍,还承诺解决配偶工作和子女入学问题。”
李鸣风面色凝重:“这是有针对性的精准挖角啊。他们对我们的人才政策非常了解。”
“更令人担忧的是,”刘薇压低声音,“他们似乎知道我们正在洽谈的一些尚未公开的合作项目,提前与对方接触,提出了类似但条件更优的合作方案。”
李鸣风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这说明我们内部的信息管理可能出了问题。”
当晚,李鸣风约见了市委书记王哲,向他详细汇报了近期发生的种种异常情况。
王哲听后沉默良久,然后缓缓说道:“鸣风,这种情况我早有预料。千湖试验区这块蛋糕太大,盯着的人自然多。你现在风头正劲,明年省委班子调整在即,有人想把你拉下来也很正常。”
“书记,我个人进退是小事,关键是试验区建设不能受影响。”李鸣风诚恳地说。
王哲点点头:“你有这个觉悟很好。但我提醒你,政治斗争不可避免,不能一味防守。有时候,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
“您的意思是?”李鸣风问道。
“东江市那边,你可以适当反击。”王哲意味深长地说,“我了解到,他们申报材料中有些数据并不实在,特别是在研发投入和人才储备方面。你可以通过适当渠道,让相关部委了解到真实情况。”
李鸣风沉思片刻,摇摇头:“书记,我觉得这样做不妥。一来可能引发两地恶性竞争,二来如果被对方察觉,矛盾只会进一步激化。”
“那你的想法是?”王哲问道。
“我打算亲自去一趟京城。”李鸣风说,“一方面向相关部委汇报试验区进展,消除不实信息的影响;另一方面,我听说国家正在酝酿第二批试验区扩围计划,东江市确实有很强实力,如果能够同时入选,反而可以形成区域协同效应,避免零和博弈。”
王哲有些惊讶,随后露出赞赏的笑容:“鸣风啊,你的胸怀和视野确实不凡。好,就按你的思路办。需要市委支持的地方,尽管开口。”
一周后,李鸣风带队前往北京。此行他做了充分准备,不仅带了试验区建设的最新成果汇报,还专门准备了关于区域协同发展的建议方案。
在国家发改委,李鸣风不仅汇报了千湖试验区的进展,还客观分析了周边地区产业基础,建议将东江市纳入第二批试验区名单,形成区域产业集群。
一位司长惊讶地问:“李市长,通常地方领导都是为自己争取资源,你怎么反而为竞争对手说话?”
李鸣风笑道:“新材料产业发展不是一城一地的事情,需要区域协同、产业链互补。东江市在高端制造方面有优势,与我们的研发优势可以形成互补。如果两地都能入选试验区,完全可以实现共赢发展。”
汇报结束后,几位部委领导对李鸣风的表现评价很高。高技术司司长私下对他说:“鸣风同志,最近确实听到一些关于千湖的杂音,但今天你的表现让我们很放心。千湖试验区交给你这样的干部,我们是放心的。”
在京期间,李鸣风还特意拜访了几位曾经对千湖试验区提出质疑的专家学者,虚心听取意见,并邀请他们到千湖实地考察。他的诚恳态度打动了许多人,一些原本持怀疑态度的专家转变了看法。
回到千湖后,李鸣风得知东江市代表团再次来访,这次是正式访问。他立即安排接待,并亲自陪同参观。
东江市带队的是常务副市长张伟。参观过程中,张伟对千湖试验区的发展赞不绝口,但李鸣风能感觉到他眼中的复杂情绪。
当晚的招待宴会上,张伟举杯对李鸣风说:“李市长,不瞒您说,我们来之前带着挑刺的眼光,但看了之后真是心服口服。千湖试验区确实名副其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之问道官途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重生之问道官途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