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项目遭遇的量产困境和市场寒流,没有让李鸣风退缩,反而激发出他更强的斗志和更务实的作风。他深知,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发指示解决不了问题,必须深入一线,亲自打通堵点。一场由市长亲自挂帅的“突围战”全面打响。
李鸣风亲自带领着由技术专家、项目负责人组成的“原丝攻关小组”,北上前往国内最大的化纤集团——北方石化总部。这是一家巨无霸央企,门槛极高,寻常地方政府领导拜访,往往难以见到核心决策层。
出发前,李鸣风做足了功课。他不仅详细研究了北方石化的产业布局和技术优势,还通过省委办公厅的关系,提前与对方集团办公厅进行了沟通,亮明了千湖碳纤维项目的省级战略地位和巨大市场潜力。
会谈安排在北方石化庄重威严的总部大楼会议室。对方出面接待的是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和研究院的专家,规格不低,但并非最高层。
寒暄过后,李鸣风没有绕弯子,直接播放了一段精心制作的短片,展示了千湖碳纤维项目从无到有的历程、技术突破以及未来广阔的应用前景。然后,他诚恳地说道: “各位专家,我们千湖碳纤维项目一期已经投产,但现在卡在了高品质原丝这道坎上。长期依赖进口,不仅成本高昂,更是产业链安全的最大隐患。北方石化是国内化纤行业的龙头,技术实力雄厚,我们迫切希望能与贵集团合作,共同攻克碳纤维原丝的国产化难题,把这关键的‘一根丝’牢牢攥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里!”
他的话,将企业间的合作提升到了国家产业安全的高度,瞬间引起了在场专家的共鸣。但那位副总经理面露难色:“李市长,您的想法很好,我们也很有兴趣。但是,研发高性能聚丙烯腈原丝投入巨大,风险很高,而且市场前景……毕竟目前国内需求规模还有限……”
李鸣风早有准备,立刻接话:“王总,需求不是等来的,是创造出来的!千湖碳纤维项目就是现成的、稳定的、且不断增长的需求方!只要贵集团愿意合作,我们可以签订长期的战略采购协议,锁定最低采购量,为你们的研发投入托底!此外,我们江北省科技厅也有重大科技专项配套资金可以申请支持!”
他进一步抛出诱饵:“这不仅仅是买卖关系,更是战略合作。千湖愿意成为北方石化高端原丝的首选试验基地和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制定行业标准,未来共享知识产权和市场红利!”
李鸣风的诚意、清晰的合作思路以及描绘的共同愿景,终于打动了对方。王副总经理表示需要向集团主要领导汇报。李鸣风趁热打铁,当晚通过私人关系,邀请到了北方石化一位即将退休、但在技术领域德高望重的老院士共进晚餐,席间深入交流,赢得了老院士的极大支持。
第二天,情况峰回路转。北方石化集团董事长亲自出面会见李鸣风,一锤定音:“李市长,您这股干事创业的劲头和战略眼光,令人佩服!这个合作,我们干了!马上组建联合攻关团队,原丝国产化,就从千湖项目开始!”
几乎在原丝攻关取得突破的同时,李鸣风派出的另一路人马——“人才猎聘小组”也奔赴南方人才高地。小组由组织部长和人社局长带队,带着李鸣风的“尚方宝剑”:“只要符合条件,待遇不是问题;解决家属工作、子女入学不是问题;赋予技术决策权更不是问题!”
他们不再满足于常规的招聘会,而是直接瞄准国内顶尖材料院校的重点实验室、以及竞争对手的核心技术团队,进行“精准挖猎”。李鸣风甚至亲自给几位在海外工作的顶尖华裔专家发送了电子邮件,介绍千湖项目的意义和诚意。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更关键的是,千湖碳纤维项目所展现出的巨大潜力和地方政府破釜沉舟的决心,吸引了不少有志于产业报国的技术人才。短短一个多月,三名具有国际大厂量产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十余名重点院校的优秀博士硕士,以及一个完整的工艺优化团队先后签约加盟千湖。
新鲜血液的注入,立刻给生产线带来了立竿见影的变化。新来的工程师经验丰富,很快发现了原有工艺参数设置的细微偏差和设备维护的盲点;年轻的博士们充满激情,日夜泡在车间里收集数据、优化模型。优等品率开始以每周几个百分点的速度稳步提升。
面对国际巨头的市场围剿,李鸣风指示项目公司调整策略,采取“迂回战术”和“聚焦突破”。
暂时放弃竞争最激烈的航空航天、体育器材等高端市场,集中力量主攻巨头们看不上但需求确实存在的“利基市场”,如特定型号的医疗器械支架、高端电子产品的散热材料、新能源汽车电池盒体的增强材料等。
李鸣风推动市政府出台了一项强制性政策——本市范围内的政府采购项目、政府投资工程,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使用千湖产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产品。同时,对于首批愿意“吃螃蟹”、试用千湖碳纤维的下游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和风险补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之问道官途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重生之问道官途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