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鸣风以县长身份主持县委全面工作的权威迅速确立,但长湖这艘巨轮转向的每一步都伴随着巨大的摩擦和未知的风浪。新常委班子虽经初步调整,但磨合刚刚开始;与中矿集团的合作蓝图宏伟,落地却面临现实的沟壑;而孙立死亡案如同沉入深潭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正悄然扩散。
市委的动作比预想的更快。在李鸣风主持县委工作后的第二周,市委组织部的任命文件陆续下达:原市委政研室副主任郑朝阳调任长湖县委副书记,分管党群、组织、宣传工作。郑朝阳四十出头,理论功底扎实,原则性强,作风务实,是王哲部长颇为看重的笔杆子兼实干派。
原市发改委重点项目处处长徐海峰调任长湖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徐海峰业务精通,协调能力强,是推动项目落地的行家里手。
原市委组织部干部监督处处长周敏调任长湖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周敏以铁面无私、敢于碰硬着称,正契合长湖整肃吏治的需求。
政法委书记张卫东经市委专项考察后,认为其立场存在模糊地带,且与周国华案有牵连嫌疑,决定免去其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职务,调回市政法委另行安排。新任政法委书记人选待定,暂由副县长、公安局长陈强代理相关工作。
宣传部长陈红,市委对其进行了诫勉谈话,要求其在新班子领导下转变作风,主动作为,暂未调整。
孙德福免去副书记职务另有任用。王海调任县政协副主席。马文被调整分工,不再担任县委办主任,转任县委常委、统战部长。刘洋、李明、赵刚位置不变。
新常委班子的第一次全体会议,气氛微妙。李鸣风坐在主位,左手边是新任副书记郑朝阳,右手边是常务副县长徐海峰。新面孔带来了新气象,但也带来了不同的工作风格和磨合需求。
李鸣风开门见山,明确了分工:
郑朝阳牵头负责干部队伍整肃、思想建设、基层组织重建。配合李明深挖腐败余毒,特别是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指导陈红加强正面宣传引导。
徐海峰全权负责中矿集团项目落地协调、全县经济运行、财政开源节流。主抓“中矿项目落地服务专班”日常工作。
李明继续深挖孙立死亡案等未解之谜,配合省纪委深挖保护伞。整肃全县政法队伍。
周敏迅速启动全县干部队伍大调研,摸清底数,建立干部“能上能下”机制,为下一步调整优化、选拔能吏干才做准备。
陈红制定“长湖新生”主题宣传方案,聚焦反腐成果、民生改善、绿色开发,重塑长湖形象,凝聚社会共识。
刘洋全力对接中矿集团技术团队,推动稀土研发中心筹建,协助徐海峰做好项目科技支撑。
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但首次协作就遇到了挑战。在讨论青山镇矿区首批搬迁村民安置点选址时,徐海峰基于成本、交通、施工进度考虑,倾向于选在离矿区稍远但地势平坦、基础设施较易配套的A地块。而郑朝阳在前期调研中了解到,部分村民强烈希望安置点能靠近他们熟悉的原村落,情感上难以割舍。
“海峰同志,成本效率固然重要,但民心不可违啊。”郑朝阳推了推眼镜,语气平和但坚定,“B地块附近虽然配套差些,拆迁难度大点,但能最大限度减少村民的‘乡愁’成本,有利于稳定。我们刚经历动荡,每一步都要考虑群众的感受。”
徐海峰皱了皱眉:“朝阳书记,我理解群众情感。但A地块能提前三个月完成安置,成本节省近千万!而且配套完善,长远看对村民生活更有利。我们不能被短期情感绑架,要算大账、长远账!”
两人各执一词,都有道理。其他常委也分成了支持“效率优先”和“情感优先”的两派。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主持会议的李鸣风。
李鸣风没有立刻表态,而是看向列席会议的青山镇新任镇长:“你们镇里摸底的情况如何?村民的真实意愿比例是多少?B地块配套提升的可行性有多大?”
镇长早有准备:“县长,我们做了详细入户调查。希望靠近原村安置的村民约占65%,主要是老人。B地块配套确实薄弱,但如果我们集中力量,利用中矿项目前期‘三通一平’的部分资源同步推进,加上县财政专项补贴一部分,预计能缩短配套建设周期,成本增加约三百万,比徐县长预估的少。最重要的是,能解决大部分村民的心病。”
李鸣风听完,果断拍板:“好!那就定在B地块附近!徐县长负责统筹资金和资源,确保配套同步到位,工期不能拖太久!朝阳书记和青山镇的同志负责群众思想工作和搬迁动员,确保平稳有序!多花三百万,买的是民心安稳,值!记住,发展为了人民,发展的过程也要尊重人民的意愿!”
这个决定,既支持了郑朝阳重视民意的观点,又给徐海峰压了担子,还肯定了年轻镇长的前期工作。一次小小的摩擦,在李鸣风基于调研和民意的果断决策下化解,也为新班子的协作定下了基调:尊重专业,重视民意,书记拍板,高效执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之问道官途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重生之问道官途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