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在榆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紧张而忙碌的氛围中悄然流逝,转眼李鸣风履新已近三个月。深秋的寒意被初冬的凛冽取代,而围绕着长兴机械厂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攻坚战,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李鸣风办公室的灯光,如同开发区永不熄灭的灯塔,常常亮至深夜。桌上堆叠的文件高度有增无减,除了长兴厂的各种评估报告、方案草稿、财务数据,还多了开发区未来产业规划、招商策略初稿等新的内容。他像一个高速运转的处理器,不断消化信息、做出判断、发出指令。
刘明远主导的《长兴机械厂混合所有制改革可行性方案》初稿已经完成,并按照李鸣风的要求,在巨大的压力下不断打磨完善。核心思路日益清晰:剥离位于开发区核心地段、具有潜在商业价值的约80亩工业用地及“长兴”品牌,经评估,其本地认知度尚有挖掘价值,组建新平台公司;剩余债务通过政策性破产、财政部分兜底主要用于职工安置、资产打包处置相结合的方式化解;职工安置则采取“自愿选择、分类保障”原则,提供买断工龄、内部退养、新公司优先录用及技能培训再就业等多条路径。
然而,前进的道路布满荆棘。阻力,主要来自杨国栋和陈志和掌控的领域,且手段更加隐蔽和刁钻。
当方案需要详尽的土地产权证明、抵押情况及最新市场评估报告时,国资办和国土分局的“严谨细致”达到了极致。一份文件的流转,需要经过“必要”的数道签批程序,经办人员总是“恰好”外出学习或“临时”有重要会议。杨国栋面对催促,一脸无辜:“李主任,流程合规是底线,我们也是为了避免日后审计出问题嘛。再等等,快了快了。”
招商局那边,陈志和虽然也按指令接触了一些潜在投资者,但反馈回来的信息总是令人沮丧。
“李主任,市场反应很冷淡啊!”陈志和摊着手,表情“无奈”,“实力强的嫌包袱重、风险大;有兴趣的本地企业,开价又太低,完全不符合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还有几家,私下倒是表示有‘诚意’,但暗示需要一些‘操作空间’……”他将引资困难渲染得无以复加,并巧妙地将“国有资产流失”的担忧抛了出来,试图将李鸣风逼向要么放弃改革、要么妥协让步的境地。
更致命的是,关于开发区要“贱卖长兴厂土地”、“甩掉工人包袱”、“新公司只收年轻技术工,老弱病残一律不管”的谣言,如同瘟疫般在长兴厂内部迅速蔓延。这些谣言精准地戳中了工人们最深的恐惧——失业、老无所依、被抛弃。工人代表们的质疑和愤怒电话,开始频繁地打到管委会,甚至有小规模聚集的苗头。源头难以锁定,但矛头直指正在推进的改革方案,煽动性的内容与杨国栋、陈志和私下流露的“担忧”如出一辙。
“李主任,情况不妙!”纪工委书记孙红梅拿着几封措辞激烈、落款为“长兴厂部分忧心职工”的联名信走进来,眉头紧锁,“谣言四起,工人情绪被挑动得很厉害。虽然方案还在制定阶段,但如果不及时澄清,恐怕会酿成群体事件,改革将寸步难行!”
李鸣风看着那些充满愤怒和恐惧的信件,眼神锐利如冰。他明白,这是对手祭出的“釜底抽薪”之计,利用信息差和工人的天然弱势,制造恐慌,绑架民意,将改革扼杀于无形,或者迫使他接受对他们有利的“维持现状”或“指定接盘”。
“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公开透明!”李鸣风一掌拍在方案初稿上,语气斩钉截铁,“刘主任,方案中关于职工安置的条款,尤其是补偿标准、安置路径、新公司录用原则,立刻提炼出来,做成最通俗易懂、一目了然的《长兴机械厂改革职工权益保障明白卡》!杨主任,国资办负责提供清晰的土地评估依据和市场比较数据!明天,不,今天下午!由刘主任带队,组织经发局、工会、国资办骨干,进驻长兴厂!召开全体职工大会!面对面宣讲方案核心,特别是职工权益保障部分!现场答疑解惑!把谣言彻底粉碎在阳光下!”
他目光灼灼地看向孙红梅:“孙书记,请你派纪委的同志全程参与职工大会!一是监督宣讲内容的真实性,二是现场接收职工的实名举报!凡是造谣生事、煽动对立、阻挠改革的,有一个查一个!绝不姑息!同时,请县纪委关注此事进展!”
李鸣风的应对快、准、狠,直接打向谣言的七寸——公开透明和强力监督。杨国栋和陈志和脸色微变,没料到李鸣风反应如此迅速且强硬。
相较于开发区的惊涛骇浪,家中的港湾则处于一种相对平稳的守望期。林晚秋的孕吐反应在进入孕中期后,终于有所缓解,胃口也逐渐恢复,脸色也红润了不少。但孕育生命的辛苦依然存在,腰酸、易疲劳是常态。
这天傍晚,李鸣风难得地按时下班。推开家门,温暖的灯光和饭菜的香气扑面而来。林晚秋系着围裙,正在将最后一道清蒸鱼端上桌。她的腹部已经有了明显的隆起,动作带着孕妈妈特有的小心和温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之问道官途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重生之问道官途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