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斯上校带来的“开辟第二战线”的提议,如同一块投入深潭的巨石,在“东方旅”高层内部激起的波澜尚未完全平息,另一封更具分量、几乎代表着盟军太平洋战场最高意志的电文,通过绝密渠道,跨越重洋,被直接送到了林晓的案头。
这封电文的级别之高,甚至连詹姆斯中校和安德森少校都未被提前告知具体内容。传递者是菲利普斯上校本人,他神情肃穆,亲手将一个密封的、印着美国海军鹰徽标记的厚重信封交给了林晓。
“林将军,”菲利普斯的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这是来自珍珠港,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切斯特·威廉·尼米兹上将的私人信函。”
尼米兹!
这个名字本身,就代表着太平洋战场上盟军的最高指挥权和扭转战局的希望。他的亲笔信函,其意义远超之前任何层面的接触。
林晓深吸一口气,在查理、张三等人凝重的目光注视下,拆开了信封。里面是打印整齐的英文文件,但末尾的签名清晰而有力——C.W. Nimitz。
信函的内容,比菲利普斯之前的提议更加具体,也更加震撼。
尼米兹上将首先高度赞扬了“东方旅”在缅北战场取得的“令人惊叹的”战绩,尤其是其展现出的“非凡的敌后作战能力、极强的适应性和进攻精神”。他明确指出,盟军在太平洋的跳岛反攻正稳步推进,但日军依托其庞大的占领区和依然强大的海军力量,维持着一条漫长而脆弱的海上生命线(“东京快车”),向各个孤立岛屿守军输送兵力和物资。
“……单纯的正面强攻和岛屿争夺,代价高昂且进展缓慢。”尼米兹在信中写道,“我们需要更灵活、更致命的手段,去切断日军的血管,让他们在前线的部队因失血而虚弱、崩溃。破交作战,将成为加速太平洋战争进程的关键。”
接着,信函的核心部分到来:
“根据我们获得的情报,以及菲利普斯上校的评估,我们认为,林将军您所指挥的部队,以及您所拥有的独特海上平台(指那艘U艇),是执行此类破交任务的绝佳选择。您们的部队规模精干,擅长突袭与破坏,具备远程奔袭和独立作战能力。这与我们需要的,活跃在日军海上交通线上的‘狼群’战术中的‘头狼’角色,不谋而合。”
尼米兹正式提出邀请,希望“东方旅”能够抽调精锐,组成一支特别海上突击队,以那艘U艇为主要运载和作战平台,在盟军情报和后勤支援下,深入日军控制的西太平洋海域,执行针对其运输船队和护航舰艇的破袭作战。
“……你们的任务,不是去占领岛屿,而是去狩猎。在广袤的海洋上,寻找、跟踪并摧毁敌人的船只。这将极大地牵制日军兵力,扰乱其部署,为我们的主力舰队和登陆部队创造有利条件。”尼米兹甚至隐晦地提及,“此类行动所获之战利品及俘获之船只,可根据战果协商处置,这或许能进一步壮大贵部的海上力量。”
信函的结尾,尼米兹以军人的直率写道:“这是一项极其危险的任务,需要非凡的勇气与智慧。但我相信,对于一支能够摧毁‘鸢巢’、救出‘彗星’的部队而言,海洋将是你们新的建功立业之地。我期待您的回复,并承诺将为此行动提供一切可能的支持。”
作战会议室里一片寂静。落针可闻。
尼米兹的邀请,将“东方旅”的角色从一个潜在的“岛屿钉子”,提升到了在广阔大洋上进行机动作战的“海上猎手”。这不再是简单的配合,而是直接参与到盟军太平洋战略的核心环节之一!
查理的呼吸有些急促,他快速分析着:“破交作战……这比登陆设点风险更大,但战略价值也更高!如果能成功切断日军的海上补给线,对战局的影响是立竿见影的!而且,尼米兹承诺的战利品分配……这意味着我们有可能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海上力量!”
张三的眼中也闪过一丝精光。在海上猎杀敌人的船只,这种任务听起来就充满了挑战和刺激,正对他的胃口。
赵劲的担忧依旧存在:“旅座,海上不比陆地,一旦被发现,四面皆敌,退无可退。而且,我们主力一旦远赴太平洋,缅北根基……”
林晓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尼米兹的邀请,与他内心渴望突破缅北格局、走向更广阔天地的想法不谋而合。破交作战,虽然危险,却是一招能够直接打在日军要害上的狠棋。这不仅能极大提升“东方旅”的战略地位,更能通过实战缴获,快速积累海上经验和技术。
更重要的是,与尼米兹直接建立联系,意味着他获得了一条直达盟军最高决策层之一的通道,这比通过东南亚战区司令部中转,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和话语权。
“风险与机遇……”林晓重复着这句话,但眼神已然变得无比锐利,“尼米兹给了我们一个登上世界舞台中央的机会!一支能够在太平洋上威胁日军生命线的中国部队……这其中的意义,远超在缅北攻克几个据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错误剧本:我在二战点亮黑科技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错误剧本:我在二战点亮黑科技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