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晚上,双面江南艺术中心的工作室里亮起了暖黄色的灯。众人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围坐在展柜旁,泡了一壶西湖龙井,聊着这二十天里的趣事。周棠说起自己第一次用激光切割机时,因为紧张把提花缎切歪了,吓得差点哭出来,还是林深帮她调整了参数,教她怎么把控切割速度;娜迪莎则想起自己守在印花车间时,有天晚上突然停电,她摸黑用手机手电筒照着机器,生怕染料凝固,结果第二天眼睛肿得像核桃;陈砚生笑着说,他有次帮顾星晚递针线,不小心把线团弄散了,两人蹲在地上捡了半个小时,最后顾星晚的头发上还沾了根金线,像戴了个小小的发饰。
顾星晚听着大家的话,忽然觉得,这件“钱塘潮韵”不仅仅是一件展品,更是他们所有人用时间和心意织成的纽带。她看向窗外,月光透过玻璃洒在展柜上,裙摆上的织金暗纹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像钱塘江面上的波光。“明天就要把它送到非遗展的展馆了,你们说,参观的人会喜欢吗?”她轻声问,语气里带着一丝期待,也带着一丝紧张。
林深放下茶杯,看着展柜里的作品,认真地说:“会的。因为我们在这件作品里,放进了江南的雨、老匠人的手艺、还有我们每个人的心意。好的设计,是能让人感受到温度的,不管是懂行的设计师,还是普通的参观者,都能从裙摆的细节里,看到我们想表达的‘新江南’。”
娜迪莎点点头,补充道:“而且我们没有把传统工艺当成‘老古董’,也没有让现代工艺盖过传统的风头,而是让它们互相成全。提花缎的传统织法,需要金属网纱的现代结构来支撑;苏绣的手工细腻,需要金粉印花的现代手法来呼应。这种平衡,本身就是一种美。”
第二天早上,运送“钱塘潮韵”的货车准时到达双面江南艺术中心。众人小心翼翼地将展柜抬上货车,顾星晚特意在展柜里放了一小瓶薰衣草精油——她听说薰衣草的味道能让人放松,希望参观的人在看这件作品时,能感受到江南的宁静。林深则在展柜旁边贴了一张小小的说明卡,上面写着:“这件作品融合了苏绣、缂丝、提花等江南传统工艺,与激光切割、金属网纱等现代设计手法,试图呈现钱塘潮的壮阔与江南雨的温柔。”
货车出发时,众人站在门口挥手,看着货车渐渐消失在晨光里。周棠忽然拉着顾星晚的手,兴奋地说:“顾姐,等非遗展结束,我们能不能再做一件类似的作品啊?这次我们可以试试用云锦做面料,再加上湘绣的针法,肯定也很好看。”顾星晚笑着点头:“好啊,只要你们愿意,我们可以一直做下去,把江南的好手艺,用现代的方式,一点点传下去。”
接下来的几天,众人虽然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岗位,但心里都惦记着“钱塘潮韵”。顾星晚每天都会给非遗展的工作人员发消息,询问展品的情况;林深则会在网上搜索非遗展的相关报道,看看有没有关于“钱塘潮韵”的评价;娜迪莎甚至特意调了班,准备周末去展馆看看。
周末那天,娜迪莎早早地来到非遗展的展馆。展馆里已经挤满了人,她顺着人流往前走,很快就看到了“钱塘潮韵”的展柜——展柜前围了不少人,有人拿着手机拍照,有人指着裙摆的细节小声讨论,还有几个老人戴着放大镜,仔细看着苏绣的针脚。
娜迪莎听到旁边两个年轻人的对话:“你看这个裙摆的层次感,太绝了!外层的提花缎像潮水的浪,内层的乔其纱像雾,还有那些金粉印花,在灯光下一闪一闪的,像波光。”“我最喜欢的是那个缂丝水纹,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但有了它,整个裙摆都活了,像真的有水在流动一样。”
这时,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奶奶走到展柜前,看了很久,忽然对身边的老爷爷说:“这苏绣的针法,和我年轻时候在苏州看到的老手艺一模一样,现在还有年轻人会这个,真好。而且他们还加了新东西,不土气,好看。”老爷爷点点头:“是啊,传统的东西,就得这么弄,才能传下去。”
娜迪莎拿出手机,给顾星晚和林深发了照片和视频,兴奋地说:“展柜前好多人,大家都很喜欢‘钱塘潮韵’,还有老奶奶夸我们的苏绣呢!”没过多久,顾星晚回复道:“太好了!我就知道,用心做的东西,大家一定能感受到。等下我和林深也过去,我们一起在展柜前合个影。”
中午的时候,顾星晚和林深赶到了展馆。三人在展柜前汇合,看着眼前的“钱塘潮韵”,又看了看周围参观的人群,心里都充满了成就感。顾星晚拿出之前林深送的徽章,别在衣服上,笑着说:“我们的‘军功章’,今天派上用场了。”林深拿出手机,提议道:“来,我们合个影,纪念一下。”
照片里,三人站在展柜旁,身后是泛着光泽的“钱塘潮韵”,脸上都带着笑容。阳光透过展馆的玻璃,洒在他们身上,也洒在裙摆上,织金暗纹、苏绣毛边、缂丝水纹在阳光下交相辉映,像一幅流动的江南画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莹火虫下的星光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莹火虫下的星光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