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像一张厚重的帷幕,压在洛杉矶东南的工业地带上。汉森开着那辆旧巡逻车,车内的暖气在寒意里挤出一层雾。他记得凌晨的调度,记得那封写有他名字的威胁信。他把手靠在方向盘上,呼号依稀在耳机里回荡——那是他曾经习惯的节拍,也是现在他不得不小心维护的平衡。
凯恩在副驾驶,像往常一样不苟言笑。莱恩在第三车,车灯的光柱在工厂的铁皮墙上映出断断续续的影子。三人像三颗摆在棋盘边的棋子,彼此之间有着看不见的信任,也有着被不确定拉扯的焦虑。
与此同时,郊外的破败厂房里,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完成了最后的收容与布置。C14不是一群街头混混:他们组织严密,有明确的分工,有着克制与冷静的指挥。代号“T分队”的成员佩戴着统一的行动装备,动作沉稳,像把军旅习性保留在私人雇佣的外壳里。C14的指挥,在地下室的屏幕前冷静地看着汉森最后出现在巡逻记录中的位置图,语气没有波动:“执行BX-113。”
那是一个猎人的判断:目标不必当场消灭——恐吓、羞辱、让对方在极限边缘体验失控,同样能达到威慑的目的。C14更想要的,是把汉森变成一个牌子,挂在那个他们称作“示警”的架子上,让任何想要替他抱不平的人心生畏惧。
行动在寂静中展开。C14并没有选择正面对抗市区的巡逻,而是利用城市边缘的某个夜间漏洞:一个被忽视的接头点,一个暂时断开的摄像盲区。汉森的车经过地形时,几段看似平常的干扰接连发生——交通信号、呼叫回声被微妙扰乱。凯恩低声吐出一句:“有人在干扰无线。”但汉森当时也只是把它记在心里,并未有足够的危机预感。
接下来发生的事像突如其来的风暴,速度压倒判断。C14以最小的曝光在两处同时制造了瞬间的错位:一组在路口制造意外的堵截,另一组从侧巷掩护快速接近。汉森本能地反应,但对于一名巡逻警察而言,现场永远充满未知。两秒钟之内,情况已经被改写,凯恩试图按程序报告位置,汉森连线调度,但回声里传来的只是模糊与被压缩的通讯信号。
被压制的那段时间,让汉森感受到了真正的孤立。他被人从车外拉扯、被覆盖,意识里只剩下物体撞击与耳边快速掠过的低语。C14没有制造噪声的欲望,他们更想让汉森在恐惧与无助中接受信息:你已被盯上。你再也无法像以前那样无后顾之忧。
救援的脚步同时在向外展开。接到汉森紧促的备报,分局立即触发了内部应急程序:值班警司指示启动特勤备援,邻近巡逻组被命令就近待命,外部联络通知了上级的外事科与联邦协作点。调度室里,莱恩的声音像钢丝一样被拉紧,他把最新的方位数据传给所有可用的单位。局里的沟通并不浪漫,但它有一套冷静的逻辑:汇报、确认、保护目标、分配力量。
这时,C14在自己的掩护点里通过被截获的对讲频谱确认了汉森被控制的信息。他们没有盲目乐观,C14知道LAPD会迅速反应,也知道每一次耽误与拖延都会带来未知的代价。于是他们选择了下一步的戏码——通过向汉森传递一条信息,展开更高一级的心理博弈。
“告诉他:别着急,你会慢慢明白。”某个低沉的声音透过汉森的听觉碎片进入他的意识。他无法辨别声音是否靠得近,连呼吸也被压得浅了些。但他知道那声音代表着C14的意志:不是要杀他,而是要宣布他们未被彻底击垮。
在分局的指挥室,局长办公室正在与联邦联络官通话。FBI、DEA与LAPD三方的声音在夜里交错,意见有分歧,但结论一致:此事不能贸然动手救援。任何鲁莽都会把汉森变成更容易被抛弃的筹码。联邦提出高等级的技术侦察支持,请求在保全现场证据的前提下协调远程监听与数据还原。LAPD方面的反应是更微观的:封锁无线电频谱,紧急筛查所有识别到的异常发射;同时,负责汉森案件的日常侦查小组被要求逐条核查C14在档案中的留存痕迹与旧案挂钩。
凯恩和莱恩的心脏像被重锤敲击。他们在现场一遍遍重复教科书上的步骤:稳住情绪、控制周边、尽可能搜集证据。但每一次与C14接触的经验都告诉他们——对手不是没有人性,而是把人性当作筹码的一种方法。C14现在公开了他们的存在,下一步就是逼迫LAPD用人质换取另一个更隐蔽的目的。
汉森被带到一个仓库的深处。他能听见远处发动机的闷响、铁皮的回声以及不时低语的指令。这些声音成为他与外界沟通的唯一线索。他把所有的恐惧压进胸口的一角,像训练中学到的那样,尽量记下细节:门缝的光线、小队成员的说话方式、偶尔露出的徽章碎片。每一条微小信息,在后来的时间里都可能成为侦破的线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蓝色生死线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蓝色生死线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