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的光线如同稀释的墨汁,缓慢渗透进山林,驱散了部分寒意,也照亮了前路的迷茫。短暂的休整并未完全恢复体力,反而让饥饿感变得更加尖锐。最后一点干粮已在昨夜耗尽,所有人的胃都开始发出无声的抗议。
“掌柜”将队伍集中起来,他的脸色在晨光中显得更加憔悴,但眼神依旧坚定。“栖水镇就在山脚下,但我们不能都进去。”他开门见山,打破了清晨的寂静,“目标太大,容易暴露。需要有人先去侦察,摸清镇子入口的情况,特别是旭日国检查哨的位置和盘查规律,最好能想办法弄到点吃的。”
他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停留在陈朔身上。“‘青石’,你对镇子周边地形和可能的联络方式最‘熟悉’,这个任务,你和苏婉清同志一起去。”
陈朔心中一紧,但并未感到意外。这是对他昨晚表态后的第一次实际考验,也是他主动获取信息、寻找破局点的机会。
“苏同志是卫生员,万一遇到盘查,可以伪装成采药或者看病的,有个由头。”“掌柜”补充道,考虑得颇为周全,“铁山,你带两个人,在镇外一里地的林子里接应。记住,除非听到枪声或者看到明确信号,否则绝不准暴露!”
“明白!”铁山重重点头,拍了拍陈朔的肩膀,低声道:“机灵点,保护好苏同志。”
苏婉清默默整理了一下本就破旧的衣服,将几株常见的草药放进一个临时用藤条编成的小篮子里,对她来说,伪装就是工作的一部分。
没有多余的话语,陈朔和苏婉清离开藏身的岩缝,沿着山脊,小心翼翼地向山下摸去。越靠近镇子,人类活动的痕迹就越发明显——被踩出的小径、丢弃的杂物,甚至偶尔能听到几声遥远的犬吠和模糊的人声。
约莫半个小时后,他们潜伏在一处能够俯瞰栖水镇入口的高坡灌木丛后。晨雾尚未完全散去,笼罩着这个依水而建、白墙黛瓦的江南小镇。镇子入口处,一座用沙包和木栅栏搭建的简易工事赫然在目,工事上方插着一面刺眼的、红底衬着金色旭日旗帜。几名穿着土黄色军装、戴着屁帘帽的旭日国士兵持枪站立,枪刺在晨光中闪着寒光。旁边还有两个穿着黑色对襟短褂、点头哈腰的便衣人员,显然是维持会的汉奸。
所有想要进入镇子的人,无论男女老少,都被拦下,严格盘查行李,甚至搜身。气氛紧张而压抑。
“检查很严,”苏婉清压低声音,眉头微蹙,“我们这样子,很难混进去。”
陈朔没有立刻回答,他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快速记录着一切细节:士兵换岗的时间间隔、盘查的重点(似乎对粮食和药品格外敏感)、那几个汉奸的态度和习惯性动作、以及旁边一条绕过检查站、直接通往镇内河埠头的小路——那条小路入口被铁丝网拦着,但有个缺口,似乎常有人偷偷穿行。
“直接硬闯不行。”陈朔低声道,他的大脑飞速构建着模型,“我们需要一个合理的身份和进入的理由。”
他的目光落在苏婉清的草药篮子上,一个计划雏形逐渐形成。“苏同志,你懂医术,认识镇里的人吗?或者,知道镇里哪里有药铺或者郎中?”
苏婉清摇了摇头:“不认识。不过,这种镇子,一般都会有药铺,甚至可能有西医诊所,但多半被旭日国或者维持会控制着。”
“这就够了。”陈朔眼中闪过一丝锐光,“我们可以伪装成……来自附近村子,家里有人急病,听说镇上有位‘神医’,特地赶来求医问药的姐弟。”
“姐弟?”苏婉清微微一怔。
“嗯。”陈朔解释道,“这个关系最不容易惹人怀疑。我年轻,可以作为弟弟,负责带路和应对盘问。你沉稳,像姐姐,挎着药篮,也符合采药帮补家用的形象。我们神色要焦急,要符合家里有病人的状态。”他回忆着历史上地下工作者常用的伪装身份,家庭关系是最普遍也最有效的掩护。
苏婉清很快领会了他的意图,点了点头:“我明白了。”
陈朔继续观察,补充细节:“我们不能走主路,目标太大。看到旁边那条小路了吗?虽然有铁丝网,但有缺口,应该是当地人为了省事偷偷走的。我们从那里尝试靠近镇子,如果能直接混到河埠头,或许能找到机会从水路或者侧街进入,避开正门的盘查。”
“那条路可能也有风险。”苏婉清提醒。
“我知道,但比正门希望大。”陈朔沉声道,“记住,如果被盘问,我们就说是下游李家村的(找一个地图上可能存在的村子),家里老母突发急症,浑身发热抽搐,听说镇上的‘陈记药铺’(随口编一个常见名字)有灵药,特地赶来。要表现得又急又怕,越普通越好。”
两人又低声核对了一些细节,直到扮演“焦急求医姐弟”的每一个表情、每一句说辞都烂熟于心。陈朔甚至抓起地上的泥土,在自己和苏婉清脸上、衣服上稍微抹了抹,显得更加风尘仆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谍战之镜界孤灯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谍战之镜界孤灯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