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4 年 1 月 5 日上午 10 点,《人间烟火》官方微博发布了一张红色背景的定档海报 —— 海报上没有华丽的明星特写,只有一幅手绘的社区生活场景:早餐店的蒸汽氤氲着 “热乎” 二字,快递员的车筐里堆着包裹,社区课堂的窗户透出暖黄的光,最下方用金色字体写着 “2034 春节档,全球 120 国同步上映”。海报发布仅半小时,# 人间烟火全球定档春节档 #话题就冲上微博热搜榜首,评论区里满是期待:“终于等到了!春节带着爸妈一起看,肯定特别有年味”“希望海外的朋友也能通过这部电影,感受中国社区的温暖”。
此时的林晚星,正在公司宣发部的会议室里,与团队讨论宣发细节。大屏幕上循环播放着定档海报与宣发方案,从社区海报投放、全球故事征集,到主创社区见面会、海外华人观影活动,每一项计划都紧扣 “贴近生活” 的核心。“《人间烟火》讲的是社区里的平凡故事,宣发也必须‘接地气’,” 林晚星指着屏幕上的社区海报设计图,“我们要让观众在自己生活的地方看到这部电影的痕迹,让他们觉得‘这就是我的故事,我要去电影院看看’。”
随着宣发活动在全球陆续落地,《人间烟火》的热度持续攀升 —— 国内社区的主题海报成了 “打卡点”,海外华人社区的春节观影活动名额被一抢而空,“我的社区温暖瞬间” 征集活动收到了来自 100 多个国家的 2 万多条故事。当系统提示 “全球宣发获关注” 时,林晚星正站在上海曹家渡社区的早餐店前,看着一位老人指着海报上的早餐店场景,笑着对老板说:“这不是你家吗?春节我要去电影院看看!”
《人间烟火》的定档官宣,没有选择盛大的发布会,而是以 “线上海报 + 社区线下预告” 的形式,用最 “朴素” 的方式,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定档海报的设计,由林晚星亲自参与把关。她要求设计团队:“不要用明星头像,不要用夸张的特效,就用社区里最常见的场景,让观众一眼就能联想到自己的生活。” 最终呈现的海报,以红色为底色,呼应春节的喜庆氛围,画面分为三个部分:左侧是早餐店场景 —— 张叔正掀开蒸笼,蒸汽上飘着 “热乎” 二字,旁边的老顾客举着搪瓷杯,笑容慈祥;中间是快递站场景 —— 小陈骑着快递车,车筐里的包裹上贴着 “平安” 贴纸,一位居民正伸手接过包裹;右侧是社区课堂场景 —— 刘阿姨站在黑板前,手里拿着粉笔,台下的老人们戴着老花镜,认真地记着笔记。三个场景用虚线连接,下方写着 “2034 春节档,全球同步上映”,右下角还有一行小字:“你的社区里,也有这样的温暖瞬间”。
“这张海报就像一张社区生活速写,” 设计总监李薇说,“我们没有用复杂的构图,就是想通过这些熟悉的场景,让观众感受到‘亲切感’。很多观众留言说‘这就是我家楼下的早餐店’‘快递员小陈和我们小区的快递小哥一模一样’,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效果。”
除了主海报,团队还设计了 12 张 “社区细节” 系列海报,每张聚焦一个社区场景的细节 —— 早餐店的搪瓷杯、快递员的手套、社区课堂的黑板擦、居民家的春联…… 这些海报在微博、抖音等平台陆续发布,引发了大量用户的共鸣。有用户留言:“看到海报上的搪瓷杯,想起了我爷爷用了十年的杯子,上面也有个小缺口”“快递员的手套都磨破了,太真实了,每次收快递都能看到他们手上的茧子”。
定档消息公布当天,国内 100 多个城市的社区电梯屏、社区广场大屏,同步播放《人间烟火》的 30 秒 “生活预告”。预告没有剪辑电影的精彩片段,而是用纪录片的形式,记录了拍摄社区里真实的生活场景 —— 早上六点的早餐店,老人们排队买早餐;傍晚的快递站,居民们笑着取快递;周末的社区课堂,老人们跟着刘阿姨学用手机。最后画面切换到电影海报,配上画外音:“2034 春节档,《人间烟火》带你重温社区里的温暖。”
在上海曹家渡社区,社区广场大屏播放预告时,吸引了很多居民驻足观看。72 岁的李奶奶看着屏幕里的早餐店,笑着对身边的老伴说:“这不是张记早餐店吗?咱们每天都去买包子,没想到上电视了!” 旁边的王爷爷接着说:“春节咱们去看电影,看看电影里的社区和咱们的社区一样不一样。”
“社区是观众最熟悉的地方,在社区屏幕播放预告,能让观众更快地代入,” 宣发总监张伟说,“我们统计了一下,定档当天,社区屏幕的预告播放量超过 5000 万次,很多居民都是通过社区屏幕,第一次知道《人间烟火》定档的消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星光重启:爱意系统助我逆天改命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星光重启:爱意系统助我逆天改命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