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号”巨舰平稳地泊入“新摇篮”空间站如同巨兽肋骨般的核心船坞。减压阀开启的嘶鸣不再沉重,反而带着一种卸甲归田的轻快。舱门滑开,外面迎接他们的,不再是劫后余生的压抑目光,而是一片…无声的、却重逾千钧的敬礼之海。
通道两侧,肃立的人群如同沉默的森林。穿着不同国家制服的空间站工程师、臂戴青金石莲花徽章的舰队士兵、白发苍苍的摇篮基地幸存者、甚至还有几位通过远程全息投影出席的各国元首代表…他们的右手,无一例外地紧贴在心脏的位置,头颅微垂,目光灼灼,聚焦在缓缓驶出的旗舰舱门。没有欢呼,没有喧哗,只有那无数道肃穆而炽热的目光,如同实质的暖流,冲刷着远征归来的勇士们身上的星尘与疲惫。
陈飞云走在队伍最前方。他依旧穿着那身简朴的深色工装,肩头似乎还残留着彼岸星海的微尘。他没有佩戴任何勋章,腰背却挺得笔直。他的目光平静地扫过两侧无声致敬的人群,没有在任何人脸上过多停留,最终落向通道尽头——那扇通往月面摆渡船坞的气密门。胸腔内,那颗融合了混沌星云的心脏,此刻跳动着一种奇异的节奏,不再是战斗的激昂,而是…归巢的笃定。
苏云锦、秦岚、林思源、瓦西里紧随其后。苏云锦脸色依旧带着透支后的苍白,但眼神锐利,步伐沉稳。秦岚赤足踏在冰冷的合金地板上,脚下星尘藻毯的青蓝光晕温顺内敛,如同归家的猫儿。林思源坚毅的面庞上带着风霜,眼神却比星河更亮。瓦西里教授拄着一根临时找来的合金手杖,步履蹒跚,但腰杆挺得比任何时候都直,浑浊的老眼扫过人群,带着一种洞悉世事的欣慰与淡淡的悲悯。
舰队士兵、技术军官、随舰科学家…每一个人都沉默地跟在后面。他们的制服或许破损,面容或许憔悴,但眼神深处,都燃烧着一种经历过宇宙级风暴后沉淀下来的、名为“匠心”的荣光。通道内,只有整齐的脚步声和呼吸声在回荡。这无声的敬意,是对跨越星河、修复宇宙伤痕的最高礼赞。
---
月面摆渡船坞,“青鸾号”小型地月穿梭机已准备就绪。陈飞云婉拒了所有后续的庆典安排和汇报要求,只带了一个简单的随身背包,登上了这艘线条流畅、引擎闪烁着青金石光泽的穿梭机。
舷窗外,月球的环形山在阳光下投下长长的阴影,冰冷而苍凉。“新摇篮”空间站的庞大骨架悬浮在深空背景中,重建的灯光如同星火。更远处,蔚蓝的地球静静悬浮,大气层流动的云纹清晰可见,如同母亲温柔的呼吸。
穿梭机轻盈地脱离月面引力,平稳地滑入地月轨道。陈飞云靠在舷窗旁,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冰冷的强化玻璃,仿佛在触摸窗外那颗蓝色星球。意识深处,彼岸星海方尖碑复苏的青金石光泽、星语者虚影的庄严承诺、以及那座悬浮在星海中的“千佛洞”信标…与眼前这抹温暖的蔚蓝重叠、交织。修复的笔已落下,宇宙的画布上多了一抹和谐的亮色,但“匠心”的旅程,远未结束。星语者的庇护只是开始,摇篮文明的未来,需要更多用“匠心”织就的秩序。
他闭上眼,祖父陈青阳在昏暗洞窟里俯身修复壁画的背影,与“伏羲号”舰首点出那贯穿星河修复粒子束的瞬间,在脑海中奇妙地重合。一双手,丈量着千年壁画的斑驳;一双手,执笔修复宇宙的伤痕。尺寸不同,其理…相通。
“飞云。”苏云锦的声音通过内部通讯传来,打破了舱内的宁静。她的全息投影出现在陈飞云对面的座椅上,脸色依旧有些苍白,但精神很好。“刚收到‘涅盘窟’同步数据。伊琳娜…已完全适应重力环境,生理指标稳定。叶莲娜博士说,她…想见你。在敦煌。”
陈飞云睁开眼,眼中星芒流转,平静地点了点头:“知道了。帮我安排最快的路线。”
---
甘肃,敦煌。
吉普车卷起干燥的沙尘,在通往莫高窟的简易公路上颠簸前行。车窗外,是无垠的戈壁滩。赭红色的三危山与金黄色的鸣沙山在午后的阳光下沉默对峙,如同亘古的守卫。稀疏的骆驼刺顽强地从沙砾中探出头,风卷起沙粒,打着旋儿掠过荒原,发出呜咽般的声响。
陈飞云坐在副驾驶,没有看窗外熟悉的荒凉景色。他微微侧头,目光落在后视镜里。
后排座位上,伊琳娜安静地坐着。
她换下了宇航服,穿着一身简洁的米白色亚麻长裙,外罩一件素色的针织开衫,柔软的银色长发简单地束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和修长的脖颈。她的装扮朴素得如同一个普通的访客,但那份历经亿万载时光沉淀下来的沉静气质,以及那双冰蓝色眼眸中洞悉一切的智慧光芒,却让她与这辆车、这片土地,有着一种奇异的疏离感。
这是她苏醒后,第一次离开月面“涅盘窟”,第一次…踏上地球的土地。她微微侧着脸,冰蓝色的眼眸专注地望着车窗外飞速掠过的景象——广袤无垠的戈壁,嶙峋裸露的岩层,远处沙丘柔和的曲线,以及地平线上那一片突兀而壮观的…土黄色崖壁。她的眼神很平静,没有初到陌生之地的好奇与惊叹,反而像一位归家的游子,在辨认着记忆中模糊的印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星海匠心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星海匠心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