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攥着那只假瓷碗,跟着金牙往市场外走,脚下像灌了铅似的沉重。怀里的瓷碗硌得胸口发疼,那温润的釉色此刻看在眼里,只觉得刺目——九百块,是奶奶大半个月的药费,是他省吃俭用攒下的念想,就这么打了水漂,还成了自己“眼拙”的证明。
走到市场门口的老槐树下,金牙忽然停住脚步,朝着不远处招了招手:“老胡!这边!”陈默抬头望去,只见一个穿军绿色夹克的男人走了过来,身材高大,肩膀宽阔,手里拎着个旧帆布包,脸上带着点漫不经心的笑意,眼神却亮得很,扫过陈默时,还特意多看了眼他怀里的瓷碗。
“这位是胡八一,”金牙拍了拍男人的肩膀,笑着介绍,“以前在潘家园摸爬滚打多年,眼毒得很,什么假货都逃不过他的眼。老胡,这是我徒弟陈默,今天第一次来潘家园,就交了回学费。”
胡八一挑了挑眉,目光落在陈默手里的瓷碗上,语气里带着点调侃:“看这釉色,是被‘温情骗子’坑了吧?潘家园门口那几个摊位,专做这种‘半真半假’的活儿,骗的就是想捡漏的新手。”
陈默脸一红,把瓷碗递过去,声音低得像蚊子哼:“胡叔,您帮我看看,这到底假在哪?我看开片和釉色都像真的,怎么就……”
胡八一接过瓷碗,没急着看,反而先递给陈默一块碎瓷片:“你先摸摸这个,再摸摸你那碗的釉面。”陈默依言照做,指尖触到碎瓷片时,是细腻的磨砂感,带着点老瓷特有的“润”;而他那只碗的釉面,虽然看着光亮,却透着股滑腻的塑料感,摸久了还沾手。
“这就是第一个破绽——釉面手感。”胡八一指着碎瓷片,语气认真起来,“老瓷的釉是矿物釉,经过几百年氧化,表面会形成一层‘包浆膜’,摸起来是温润的磨砂感,像摸了块浸过水的石头;你这碗用的是化学釉,还涂了层亮光剂,看着亮,实则发贼,一摸就露馅。”
他说着,掏出随身携带的手电筒,对着瓷碗照了照:“再看釉色,成化瓷的‘天青色’是淡淡的青,像雨后的天空,透着灵气;你这碗的青色太浓,还发暗,是用色素调出来的,对着光看,能看见颜色不均匀的斑块。”
陈默凑过去一看,果然如胡八一所说,碗身的青色里藏着深浅不一的斑点,之前他竟没注意到。胡八一又翻到碗底,指着那模糊的“大明成化”款识:“最明显的是款识。成化瓷的款识是‘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字体娟秀,‘成’字的撇是斜钩,‘化’字的撇是直撇,你这碗的‘成’字是直钩,‘化’字的撇还歪了,明显是照着真款描的,连笔锋都没学到。”
他用指甲轻轻刮了刮碗沿的开片,一块细小的釉片掉了下来,露出里面的白色瓷胎:“还有这开片,老瓷的开片是自然形成的,纹路像蜘蛛网,粗细不均,而且开片里会藏着灰尘和包浆,抠都抠不掉;你这碗的开片是人工做的,用机器压出纹路后,再填胶水和颜料,一抠就掉,胎还是新胎,泛着生白。”
陈默看着掉下来的釉片,心里像被针扎了一下——这些破绽,其实金牙之前都教过他,可他当时被“捡漏”的心思冲昏了头,只盯着“像真的”地方看,却忽略了这些关键细节。
“潘家园的水,比你想的深。”胡八一把瓷碗还给陈默,靠在老槐树上,慢悠悠地说,“这里的骗子分三种:一种是‘暴力造假’,一眼就能看出假;一种是‘高仿造假’,专骗行家;还有一种就是你遇到的‘温情造假’,看着实在,说话客气,还会主动降价,让你觉得占了便宜,其实满肚子套路。他们摸准了新手想捡漏、怕被坑的心理,用‘实在’做幌子,让你放松警惕,最后乖乖掏钱。”
金牙在旁边补充道:“老胡说得对。我之前跟你说过,潘家园的漏,藏在不起眼的地方,可没说过‘便宜就是漏’。真正的老物件,就算不起眼,也有自己的‘底气’,不会让你轻易捡到;那些看着‘又好又便宜’的,十有八九是坑。”
胡八一笑了笑,从帆布包里掏出个小本子,递给陈默:“这是我以前记的辨假笔记,里面写了常见的造假套路,你回去看看。古玩行有句老话,‘多看少买,多学少动’,尤其是新手,别想着一上来就捡漏,先把眼力练扎实了,把心态放平了,比什么都重要。”
他顿了顿,看着陈默手里的放大镜,眼神里多了几分赞许:“你爷爷留下的这枚放大镜是好东西,牛角柄,老镜片,透光性强,辨玉辨瓷都能用。但记住,放大镜只是工具,真正的‘眼’在心里。辨物先辨心,你心里要是想着‘捡漏’‘赚钱’,就容易被表象迷惑;只有心里想着‘辨真识假’,才能看出物件的本质。”
“古玩行不是赚快钱的地方,是个‘熬’人的地方。”胡八一的语气里带着点感慨,“我刚入行的时候,也交过不少学费,有次花五千块买了个假青铜器,心疼得好几天没睡着觉。后来我才明白,这些学费不是白交的,每一次被骗,都是一次教训,能让你记住一个套路,下次再遇到,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四合院:京门地下世界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四合院:京门地下世界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