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发完赏银之后,岳天又宴请了袁世凯等人。
宴会开始前,袁世凯代表朝廷颁发了岳天的任命状、官服、印信,同时交付一百多大车的军火、粮草,并集合了金州军进行训话。
随后便是一场盛大的欢迎晚宴。这场晚宴也让袁世凯很吃惊,要知道日寇占领的岫岩城,离这里不过几十里路,想当初他给新民厅送运几十马车军火、粮草,得知日军前锋打来,便带着部下一路狂奔往回跑。
现在见这岳天竟然能在日军眼皮子底下,搞那么大的宴会欢迎自己,真是艺高人胆大。
第二天,袁世凯和部下带着岳天备下的礼品,脸上挂着满足的笑容,往盖州城赶。本来宋平是建议岳天率部,赶往盖平城驻扎。
不过岳天对此早有准备,岳天说自己这支部队可作为奇兵,北可突袭日军第一军的补给线,向南也可以不断袭扰日军第二军,有效牵制日军兵力。
袁世凯也读过不少兵书,自称知兵,听了岳天一番分析,也觉得在理,便也答应回去再跟宋平商量商量,之后没有再坚持岳天西归盖州。
袁世凯运来的军火还是不错的,有德国造的老式毛瑟步枪120把,子弹50多万发,另外还有两门山炮,三挺加特林机枪,上百颗地雷。至于炮弹也有若干,袁世凯临走之前,还说这两天再让人运些子弹、炮弹过来。
看着这些军火,岳天十分欣喜,再者现在自己手头上还有两万多两银子,岳天便把原本搁置下来的一些想法,开始拿出来实践,准备把现在自己占领的地方,变成自己的一个根据地。
首先在军事上,既然有充足的弹药,岳天便再次加大射击训练,实弹射击提高到一倍以上。同时增加了部队人数,总兵力达到一千五百人,组建一支四门山炮的炮兵排。
另外组织各村镇团练、乡勇进行短时间的训练,作为地方治安力量和军队的预备役。
根据塔岭地形情况,岳天发动当地的乡民及自己的部队,运来石灰等物资,烧出水泥,准备在塔岭建设永久式的工事。这工事包括地上建筑和地下建筑,不过现在资金有限,加上已经是冬天,只能逐步展开。
岳天也自己设计了一些地道,让各个大的村落组织乡勇,在自己村庄里利用原来挖的地窖,从冻土层下面,挖掘一些山洞和地道,作为防御工程。
此时辽东有浅冻土,岳天还担心没办法开展土木作业,结果当地人给他演示了,盖被子法、烧火烤土、热水化冻等方法以后,他才放下心来。
在经济上,岳天拿出了三千多两银子开挖那金矿,这将是以后一到两年内主要的财政收入。同时岳天开始雇佣一部分当地农民,参与开垦耕地,进一步加快屯田规模。
与此同时,岳天开始准备利用当地丰富煤资源、木材资源为自己赚钱。作为机械专业的博士,设计一台简易驱动的蒸汽机、小机床、汽锤,对他来说很简单,他很快让林慈光从老家请来铁匠,按自己的设计图打造零配件。
不过这样的机器毕竟不能根本上解决问题,岳天又命令兴汉盟里,几个读过书的精明人,前往关内,看能否购买到一些小型机器。
在此之前,岳天花了两千两白银,建设了几间大厂房,同时教授火柴的生产方法,开设了一家简易的火柴厂。
之所以岳天选择开的第一家民营工厂,生产的是火柴,原因在于生产火柴蜡油、氯酸钾、磷等原料较好得到或者制得,生产火柴也不需要大型机器。而生产出来的火柴又是日常消耗品,不愁销路。
除此之外,岳天还设立了小水泥厂,只不过没有大型的机器,这水泥产量不高,基本上被用来建设军用设施。
在文化上,兴汉盟组织识字的士兵,学习岳天撰写的一些介绍新思想的书籍,还为不识字的士兵补习写字。
本来岳天想开设一些技术学校,但是现在能力确实很有限,也不能展开太多,只能放下这个计划。
十二月六日,在土城子阻击战二十多天之后,东北天气已经很冷,下起了几场大雪,金州军早已做好了过冬的准备,对冬天的到来也不是很意外。
之前,袁世凯又派人运来三十多万发子弹和几百颗炮弹、地雷,还按岳天的要求,又收集了六挺加特林机枪以及大量机枪子弹。
不过最让岳天最高兴的是,这袁世凯听闻自己枪法很准,还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最新式德国步枪,这枪有点像后来经典毛瑟步枪。这枪的特点是打得远,也打得准,刚好适合做狙击枪。
至于粮草和饷银方面,粮草是够金州军过冬,就是饷银这次只给了五千两,倒不是袁世凯克扣,而是岳天把其中的五千两让袁世凯找其他部队,运作来这六挺加特林。
工厂和军事设施建设进展很顺利,再过半个月的时间,各项建设都会完工。土地也开垦出1000多亩,等待来年种植春小麦。
这段时间,尽管日军第一军发现了南部不远的金州军的存在,但是并没有做任何反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甲午战争之东方列强崛起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穿越甲午战争之东方列强崛起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