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雾苗寨那场令人痛心的风波,如同一声沉重而悠长的警钟,其声波穿透了“归农”高速发展的喧嚣,重重敲在每一位成员的心上,余音震颤,久久不散。
它赤裸裸地揭示了一个他们曾有意无意忽略的现实:当他们满怀理想,试图在商业的盐碱地上构建一个基于信任、透明与共享的价值体系绿洲时,外部的环境并非总是充满善意与阳光。
恶意与贪婪,如同潜藏的暗流,随时可能涌出,侵蚀他们精心培育的幼苗。
事件发生后,陈飞在总部那间可以俯瞰城市全景的会议室里,召集了所有核心管理层负责人。
会议室的氛围与窗外明媚的阳光格格不入,空气中弥漫着凝重与反思。
陈飞站在窗前,背影显得比以往更加坚毅。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每一位同伴——苏小倩眼中带着未消的痛惜,张奕眉头紧锁陷入技术性思考,吴瀚海则是一脸“我早提醒过”的沉重。
“同志们,”陈飞的声音低沉而清晰,打破了沉默,“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思考的核心命题,是如何奔跑,如何快速发展,如何将我们的理念播撒到更广阔的土地上。这没有错。但从今天起,从云雾苗寨的教训开始,我们必须同时思考,甚至要优先思考,如何保护我们的发展成果。”
他的开场白,为这次战略闭门会议定下了不容置疑的基调,“这种保护,必须是立体的、全方位的。它不仅仅是商业模式的护城河,更是物理空间上的安全、数据信息上的保密、社区内部的凝聚力,以及应对突发危机的快速反应和自我修复能力。我们要让‘归农’的根系,扎得更深,更牢。”
这次会议,被内部称为“归农”的“敦刻尔克时刻”,不是溃退,而是一次战略上的深刻觉醒与重新部署。
经过长达八小时的激烈讨论与周密推演,会议最终决定,立即启动一个名为“守护者计划”的长期战略项目。
这标志着“归农”从单一的进取型战略,转向了“进取”与“守护”并重的双轮驱动模式。
“守护者计划”的第一步,聚焦于最基础也最触动人心的物理安全升级。
此前,各个核心示范基地虽然也有基本的安保措施,但更多是象征性的,大家的心扉是向世界敞开的,未曾想过需要严防。云雾苗寨的伤痕,让所有人意识到,这份天真必须终结。
公司迅速划拨专项基金,计划为所有核心示范基地、种子库、研发中心安装高清、带红外夜视功能且具备智能行为分析能力的监控系统,实现周界无死角覆盖。
同时,升级门禁系统和报警装置,并与当地派出所、村级治安巡逻队建立高效的直通联动机制,确保一旦发生异常,力量能够快速响应。
但这仅仅是硬件。苏小倩在讨论中情绪有些激动,她强调:“安装再多的摄像头,也只是冰冷的机器。我们要让每一位跟着我们干的农人,从心底里感到安全,感到有依靠。”
为此,她极力推动两项软性措施:一是为所有深度合作的合作社和关键农人,购买一份涵盖财产损失和预期收入损失的综合性保险,费用由“归农”承担大部分;二是设立一笔独立的“危机储备金”,专门用于应对类似云雾苗寨这样的、保险可能无法完全覆盖的突发灾难性事件,为受损方提供紧急援助和重建支持。
“这笔钱,短期内看不到任何商业回报,甚至会被财务部门视为纯支出。”苏小倩看着几位负责财务的同事,语气坚定,“但我要说,这份由实际行动构建起来的安全感,是农人与我们之间信任的基石,它比任何短期的利润报表都重要,也更能定义‘归农’是谁。”
她的话,最终赢得了所有人的认同
计划的第二步,是数据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构筑数字时代的无形堡垒。
此前,首席技术官吴瀚海曾多次就数据安全提出警告,但在业务快速扩张的压力下,一些措施并未完全到位。
云雾苗寨事件中,对方意图窃取核心数据的可能性,让所有人都惊出一身冷汗。
公司迅速行动,在吴瀚海团队的基础上,重金聘请了国内顶级的网络安全公司,对“归农”全平台的数据系统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全身扫描”和“压力测试”,找出潜在漏洞,并立即进行加固。
针对最核心的资产——生态指数模型算法、庞大的土壤数据库、独家研发的农艺技术方案包,实行了更为严格的分级授权管理和动态访问日志审计,确保任何数据的访问、复制、修改都有迹可循,责任到人。
在这场关于数据安全的头脑风暴中,张奕提出了一个更具前瞻性和技术野心的想法。“诸位,防守永远是被动的。
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将部分最核心的、经过严格脱敏处理的生态数据,比如特定地块经过认证的土壤改良历程、农作物的全生长周期环境数据等,采用区块链技术进行存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想在风口起飞的猪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想在风口起飞的猪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