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飞蹲在草莓大棚的田埂上,指尖捏起一颗泛着光泽的红颜草莓,果皮上的绒毛清晰可见,凑近鼻尖轻嗅,一股浓郁的甜香混着青草气直冲鼻腔。
他咬下小半颗,果汁在舌尖炸开,甜度比市场上常见的品种高出不止一个层次,连带着酸味都变得清爽柔和,丝毫没有生涩感。
“这甜度,至少得有十七八个糖度吧?”陈飞转头看向正在给西瓜藤整枝的苏晚晴,语气里满是惊叹。
他做过几年农产品贸易,什么样的高端水果没见过,但像桃源村这种不打膨大剂、不催熟,却能长出如此高品质的瓜果,还是头一回见。
苏小倩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浅蓝色工装马甲,裤脚挽到膝盖,露出一截沾着泥土的小腿。
她闻言直起身,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濡湿,贴在光洁的额头上,却丝毫不显狼狈。“上周测过,最高的一颗西瓜糖度到了19.2,草莓平均也有17.5。”她声音轻柔,带着点淡淡的笑意,“这得归功于这片土地的底子好,再加上我调配的那批‘生态肥’。”
陈飞的目光落在田埂边几个半人高的陶缸上,缸里装着深褐色的液体,表面漂浮着一层细碎的泡沫,凑近能闻到发酵后的酸腐味,混着某种说不出的草木清香。
这就是苏小倩口中的“生态肥”,据她说,是用秸秆、动物粪便混合着几种野生植物发酵而成。可陈飞总觉得没这么简单——普通的堆肥他见得多了,从未有过如此显着的效果。
不仅瓜果甜度高,连草莓的挂果期都比往年延长了整整两周,眼下已经是九月中旬,棚里的草莓藤上依旧挂着不少半熟的果实,这在以往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他心里存着疑惑,却没当场点破。
苏小倩这个女人,就像她种出来的水果一样,表面看着温和普通,内里却藏着让人捉摸不透的“甜度”。
自从三个月前她带着简单的行李来到桃源村,租下村头这片荒废的果园,就一直显得与众不同。
她不像其他租地的外来户那样急于求成,反而花了一个月时间翻耕土地、检测土壤,每天泡在田里,连村里的老农技员都夸她“懂行”。
可她那些“懂行”的方法,又总透着股不寻常的味道——比如她会在特定的时间给作物播放轻音乐,会用一种特制的试纸检测叶片的“活力”,甚至还在果园角落搭了个小小的“观测棚”,里面摆着不少陈飞叫不上名字的仪器。
真正让陈飞起疑的,是三天前的那个深夜。
那天他因为要赶制一份农产品销售方案,在果园的临时办公室忙到凌晨一点多。走出房门时,月光正好被云层遮住,四周一片漆黑,只有远处苏小倩住的小院里透出一点微弱的紫光。
好奇心驱使下,他循着光悄悄走了过去,趴在院墙外往里看——只见苏小倩穿着一身白色的实验服,手里拿着一个玻璃烧杯,正将一种淡蓝色的粉末倒入烧杯中。
她面前的架子上摆着几盏紫光灯,灯光映照下,那些粉末散发出诡异的荧光。
她一边搅拌着烧杯里的液体,一边盯着旁边的电子显示屏,时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一串复杂的数据,嘴里还低声念叨着“能量频率”“细胞活性”之类的词。
陈飞当时心里一惊——这哪里是什么“生态种植”,分明就是在做科学实验!他下意识地往后退了一步,不小心踩碎了脚边的一块瓦片。
苏小倩猛地抬头,目光锐利地扫向院门口,陈飞赶紧蹲下身,屏住呼吸。
过了几秒,他听到院子里传来脚步声,紧接着是院门被拉开的声音。
他心脏狂跳,趁着夜色悄悄溜回了自己的办公室,直到躺在床上,耳边还回响着苏小倩刚才念的数据。
第二天一早,陈飞特意找了个机会,以讨论土壤改良的名义来到苏小倩的果园。
两人坐在田埂上,身边是长势喜人的西瓜藤,一个个圆滚滚的西瓜被网袋吊在架子上,透着勃勃生机。
“小倩,你这些方法,我怎么觉得不太像普通的农技能解释的?”陈飞状似随意地开口,眼睛却紧紧盯着她的反应,“倒像是实验室里才会用的技术。”
苏小倩正在给西瓜藤浇水的手顿了一下,手指微微收紧,握着水管的力度似乎大了几分。
但她很快恢复了平静,抬起头,脸上依旧是那副淡然的表情:“我读研的时候,跟着导师做过生物农业的项目,这些都是那时候学的,后来自己瞎琢磨,改良了一下。”
她放下水管,转身回屋里取了一本泛黄的笔记本出来。笔记本的封面已经磨损,边角卷起,看得出来有些年头了。
她翻开其中几页,递给陈飞:“你看,这些都是我当时做的理论推演,本来只是随便写写,没想到来桃源村试了试,居然真的有效果。”
陈飞接过笔记本,仔细翻看。
页面上画着密密麻麻的手绘图表,有植物叶片的细胞结构图,有不同波长的光线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曲线,还有几页写着关于“植物能量频率”的分析,公式和文字交错在一起,看得他有些头晕。他虽然不是学生物的,但也能看出这些内容的专业性,绝不是“瞎琢磨”就能得出来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想在风口起飞的猪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想在风口起飞的猪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