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照在法院大厅的地砖上,反射出一道亮光。林远站在出口附近,公文包搭在左手上,右手插在外套口袋里。他刚签完判决书的回执,笔还夹在文件夹中。企业主站在他旁边,低头看着手里的复印件,手指慢慢摩挲着纸边。
林远没有急着走。他感觉周围有些不对劲。
几个坐在旁听席的人没离开,其中一人穿着深色西装,正低头看手机。另一人频频往这边望,见林远抬头,立刻收回视线。角落里有个年轻律师站起身,朝他点了点头,像是打招呼,又像是确认什么。
手机震动了一下。
他掏出来看了一眼,是公众号推送。标题写着:“青年律师拆穿壳公司迷局,八百万赔偿案背后的真相”。发布时间就在十分钟前。
他又看了眼企业主。对方也掏出手机,屏幕亮起,正在翻新闻。
“现在发得这么快?”企业主低声说。
林远没回答。他知道这类案子一旦判了,就会有人盯着。尤其是这种金额大、手法隐蔽的,行业里总会有人关注。
手机又震了一次。这次是短信,来自一个不认识的号码:“林律师您好,我是律所同行,想请教一下本案证据调取流程。”
他把手机塞回去,拉了拉西装袖口。这件衣服穿久了,肩线有点塌,袖口的小孔还在,但没人注意这些。
“你以后会很忙。”企业主忽然说。
林远转头看他。
“这种事不是谁都能办成的。”企业主声音不高,“很多人试过,最后都算了。你没算。”
林远低头看了看公文包。文件夹里装着三个月来的所有材料:银行流水、服务器日志、通话记录、工商登记变更表。每一份上面都有他写的批注,字迹从最初的急促变得越来越稳。
“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他说。
“可别人不做。”企业主笑了下,“所以我得请你吃顿饭。”
林远没接话。他知道这顿饭不是为了吃饭。有些人请律师吃饭,是为了拉关系;有些人是为了表达谢意;还有一些人,是想打听更多内情。
他不想卷进太多事。
大厅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有其他案件的当事人进出,也有律师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说话。其中两人经过时停下脚步。
“你是林远吧?”其中一个问。
林远点头。
“刚才那案子是你办的?”对方语气里带着点试探。
“我是代理律师。”他说。
“厉害。”那人笑了笑,“我们所里好几个都在讨论这个判决。以前总觉得这种结构查不透,没想到你真把资金链理出来了。”
旁边那人接着说:“关键是IP日志和通话记录对上了时间点,不然光靠合同造假很难定性。”
林远听着,没打断。这些人说的都是专业层面的东西,不是客套。
“你们有没有遇到过类似情况?”他反问。
“遇到过。”先开口的律师皱眉,“但我们客户不愿意继续追,怕得罪人。最后只能建议他们私下解决。”
林远点点头。他知道这种情况不少。很多企业吃了亏,宁可认栽也不愿打官司。不是因为没证据,而是怕后续麻烦。
“你能推到底,不容易。”那人说完,拍了下他的肩膀,走了。
企业主看着他们的背影,轻声说:“你现在不一样了。”
林远没回应。他只是把手伸进口袋,摸了摸钢笔。笔身冰凉,金属夹子有点松动,但他一直没换。
大厅另一侧,一个戴眼镜的男人正拿着手机拍摄法庭门口的牌子。镜头扫过时,林远看见他在屏幕上点了保存。那人注意到目光,迅速收起手机,转身进了电梯。
林远眯了下眼。
“怎么了?”企业主问。
“没什么。”他说。
其实他记得那个人的脸。半小时前,就在宣判后,这人坐在后排,离郑世坤很近。当时对方没说话,也没鼓掌,只是静静看着。
现在他又出现了。
林远不动声色地把手机拿出来,打开相机,对着电梯方向拍了一张。画面里只有模糊的背影和半截西装下摆。
他存下照片,锁屏。
“你还记着什么?”企业主看他动作。
“一些细节。”林远说,“有时候,人出现的位置比说的话更重要。”
企业主没再问。他知道林远做事一向谨慎。这三个月里,对方从没说过一句保证胜诉的话,也没提过任何风险之外的事。每天就是查资料、跑部门、听录音,像在拼一张看不见全貌的图。
直到上周,才终于把最后一块拼上。
“我女儿昨天打电话问我,是不是打赢了。”企业主忽然说,“她说同学家长听说这事,都在议论。”
林远抬眼看过去。
“一个小城市的技术公司,居然能告赢这种大企业。”企业主摇头,“他们觉得不可思议。”
林远明白那种感觉。十年前,他父亲办过类似的案子,也是小客户对抗大机构。结果还没开庭,对方就撤诉了。后来才知道,是有人私下施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林远的律师生涯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林远的律师生涯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