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片丰收的金色主调之外,陈远还注意到一些相对黯淡、或者收获进度稍慢的区域(可能因为天气、地理等因素)。但这些区域,也同样有金色的能量在顽强地汇聚、流动,并且能感受到来自国家层面和其他丰产区无形的“支持”与“调剂”,确保大局的稳定。
“真是‘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陈远感慨道,“这丰收的背后,是无数人的付出,也是一个国家综合治理能力的体现。”
“帝君说得极是。”书灵点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方能五谷丰登。而这丰登的五谷,又反过来巩固这国泰民安。此乃良性循环,是文运昌隆最朴素的体现。”
神识从那片温暖、丰饶的金色海洋中回归,陈远感觉自己的心神仿佛也被洗涤了一遍,充满了踏实和安稳的力量。他第一次如此直观、如此深刻地理解到,所谓的文运昌盛,绝不仅仅是图书馆里多了多少藏书,博物馆里添了多少珍宝,更在于这最基础的、关乎亿万人温饱的“粮食安全”。
第二天早上,吃着林薇熬的香喷喷的白米粥,陈远感觉格外香甜。他对儿子说:“曦曦,知道吗?我们每天吃的米饭和馒头面条,来得可不容易了,是很多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也是咱们国家特别重视的大事。”
陈曦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把碗里的粥吃得干干净净。
到了单位,看到食堂里“珍惜粮食,杜绝浪费”的标语,陈远觉得格外顺眼。他在安排本周工作时,特意强调了下基层调研时,要关注一下本地乡村旅游与农产品销售结合的情况,看看能不能为农民增收再多拓宽点路子。
晚上,他带着这份由丰收带来的踏实感,在《功德簿》上郑重写下新的感悟:
“秋粮收获近八成,金色稻浪涌文运。此非虚幻之景,实乃社稷根基,文明底色。五谷丰登之气,温润厚重,滋养万家灯火,稳固世道人心。无此根基,则一切文化、科技、艺术皆为空中楼阁。守护农耕,珍惜粮粟,便是守护文运最原始亦最强大的源头活水。仓廪实而知礼节,天下安则文运兴。此理千古不易,当永志于心。”
写完,他放下笔,走到窗边。望着城市璀璨的灯火,他知道,每一盏灯光的背后,都离不开那片广阔田野上默默奉献的金色能量。守护这田野的丰收,就是守护这万家灯火的安宁,就是守护华夏文明绵延不绝的最深沉的力量。这份职责,朴实无华,却重如千钧。
(未完待续)
-----
喜欢科级帝君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科级帝君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