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失信背约。 单方面变更服务实质,违背商业基本诚信,动摇契约文运之基。
二、扰民增负。将自身运营成本转嫁用户,徒增民众奔波之劳,积聚怨愤之气,损害生活之便。
三、助长惰性。以模式创新之名,行服务缩水之实,非行业健康长久发展之道。
更有甚者,形成劣币驱逐良币之势! 使如某东、某丰等恪守契约、坚持上门之企业,其优质服务反成异类,此风若长,必将扭曲公平竞争之市场文运!
此等行径,其风不可长!其弊不可容!”
判官笔凌空划下,一道清正之光,并非凌厉的剑气,而是如同疏通经络的温润气流,射向那物流网络末梢的“淤塞”之处。这光芒的目的,并非摧毁驿站这一模式,而是要疏通“选择”的渠道,重塑“契约”的权威,激励“优质”的服务。
陈远运转神通,将一股“权利意识”、“理性选择”与“用脚投票”的清明意念,如同播撒种子般,融入万千正在或即将被驿站问题困扰的民众心念之中:
· 让那些默默忍受不便的人,开始意识到自己拥有“要求按约投递”的权利,勇于通过客服投诉、平台反馈、备注强调等方式表达诉求。
· 让那些在购物时,能更清晰地优先选择服务承诺明确、采用某东、某丰等优质物流的商家,让市场力量发挥作用。
· 让那些漠视用户选择权的快递企业,在经营中感受到来自消费者“用脚投票”的压力和因果反馈,迫使其反思并优化服务模式。
· 让相关的监管层面,能更敏锐地体察到这一广泛的民生痛点,考虑完善规则,切实保障用户的知情权与选择权。
---
接下来的几天,陈远留意到一些细微的变化。
林薇再次网购时,会特意筛选发货快递,甚至宁愿多等一两天,也要选择某东配送或商家承诺发某丰的店铺。她对自己说:“宁可多花点钱,或者慢一点,也省得生一肚子气还得自己跑一趟。”
陈远单位里,也有同事开始在办公群里分享经验:“买大件重物,一定要找送上门的快递,别贪便宜!”
而在小区业主群里,关于投诉某通、某达快递不送货上门的讨论也渐渐多了起来,不少人开始分享投诉渠道和有效的话术。
周末,陈远去驿站取那个沉重的湿巾箱子时,听到驿站工作人员也在抱怨:“最近要求送上门的电话多了,系统里备注的也多了,搞得我们这边要处理的投诉也多了,唉。”
这一次,当新的包裹到达时,来自某东和某丰的快递员都准时地将物品送到了陈远家门口。虽然仍有一个某多平台的小件被无声地投进了驿站柜子,但整体的体验已然不同。林薇的心情明显好转,对陈远说:“看来,以后真不能将就,就得认准那几家。”
---
文昌殿内,《功德簿》上映射的物流网络图景,那片灰暗的“淤塞”之气,似乎被疏通了些许,几道代表着“履约”、“选择”与“改善”的微光,在脉络中开始闪烁,虽然远未达到畅通无阻,但已显露出向好的趋势。
陈远缓缓放下判官笔。
他深知,这凡尘俗世中的“最后一公里”难题,牵扯利益众多,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彻底解决。但这关乎亿万民众日常体验的“小事”,同样是文运流淌不可忽视的河床。诚信、契约、尊重、选择……这些文运的基本要素,正是在这一点一滴的履约与失信、便利与麻烦中被塑造和检验。
他这位白日里奔波于文山会海、深夜执掌天下文运的文昌帝君,在经历了教育沉疴的痛心之后,再次回归到最朴素的凡人视角。守护文运,既在于匡扶国本,指引学子,也在于维护这烟火人间的每一份合理期待,疏通这社会肌体的每一处细微循环。
让文明的温度,体现在一次合乎约定的敲门声中,体现在一份被尊重送达的包裹上,体现在每一个个体权利被认真对待的日常里。这,同样是文昌星辉理应照耀的地方。
(未完待续)
-----
喜欢科级帝君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科级帝君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