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完网络空间中那些编织情感陷阱、蛀蚀世道人心的魑魅魍魉,陈远本以为能暂得片刻清净,专注于凡俗公务与家庭琐事。然而,《功德簿》再次传来的悸动,却带着一种更为沉痛、更令人揪心的气息。那并非成年人在欲望与利益中的迷失,而是一种源自青春花季的、过早凋零的绝望与悲鸣,一种在沉重压力下不堪重负的心灵碎裂之声。
书页之上,浮现出的不再是具体的商品或喧嚣的直播间,而是一张张稚嫩却写满疲惫的面孔,是堆积如山的课本与试卷,是深夜台灯下孤独伏案的身影。一股浓得化不开的“焦虑”、“压抑”与“迷茫”之气,如同沉重的铅云,笼罩在象征教育文运的版图之上,其中几处,更是透出令人心颤的“决绝”与“死寂”。
陈远元神微颤,神意瞬间捕捉到了几个令人心碎的现实片段:
片段一: 前年才刚刚以优异成绩考入南都市重点高中——南都一中的少年刘星宇,在一个看似平常的午后,没有留下只言片语,悄悄回到了空无一人的家中,从窗口一跃而下,结束了年仅十六岁的生命。事后,老师和同学回忆,刘星宇平时沉默寡言,成绩虽偶有波动,但并未显出极端异常。唯有那本被藏起的日记,隐约透露出他长期处于“不能落后”、“对不起父母期望”的巨大压力下,感觉“活着太累,喘不过气”。
片段二: 另一位曾是家乡骄傲、考入北方某知名985高校的才子王志豪,进入大学不到一年,便因严重的适应障碍和抑郁症,不得不休学返回家乡,目前在市精神卫生中心接受长期心理治疗。曾经的“天之骄子”,如今眼神黯淡,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反复向心理医生诉说:“我觉得自己是个废物,跟不上别人,所有的努力都失去了意义……我不知道自己到底为了什么而学习。”
片段三: 更令人痛心的是,数年前,南都市还发生过一起震惊全城的悲剧。一个名叫周小杰的小学四年级学生,因为一次期中考试排名下滑了十多位,在家中留下对不起,我让你们失望了的纸条后,从自家阳台跳下,结束了年仅十岁的生命。那稚嫩的笔迹,成了父母余生无法愈合的伤痛,也如同一记重锤,敲在了许多人的心上。
这些并非孤例。陈远透过《功德簿》,看到了更多在学业重压下挣扎的灵魂:有小学生因为一次考试失利而恐惧回家;有初中生因排名下降而自我割伤;有高中生在与父母关于选科、关于未来的争吵后,产生轻生念头;还有更多的大学生,在看似自由的环境中,迷失方向,陷入空虚与焦虑的泥沼。
---
南都市文旅局办公室主任的日常工作依旧繁忙,但最近接触到的一些信息,让陈远的心情愈发沉重。局里正在筹备一个与教育局联办的青少年传统文化研学活动,在查阅相关资料时,他看到了几份内部简报,提到了近年来本地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呈上升趋势,其中学业压力被列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这天,他下班回家,看到妻子林薇正对着手机叹气。原来,她同事的孩子才上幼儿园大班,就已经报了所谓的幼升小衔接班,每天放学后还要去学习拼音、算术和英语。那孩子对林薇说:阿姨,我好累,我想玩。 林薇感慨道:这才幼儿园啊,就怕输在起跑线上,这起跑线是不是也太提前了?想想我们小曦以后... 她担忧地看了看正在爬行垫上咿呀学语的儿子。
陈远抱起儿子,看着孩子纯净无邪的眼睛,再想到《功德簿》上映射的那些被压弯了腰的青春,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从幼儿园的,到小学周小杰的悲剧,再到中学刘星宇的决绝,大学王志豪的迷失——这条教育之路上的压力,竟然从懵懂幼年一直延续到青春成年,甚至吞噬着年轻的生命。这绝非文运昌明之象,而是文运在某些环节上发生了严重的扭曲与异化!
十年寒窗,金榜题名,这本是文昌帝君庇佑下,无数读书人追求的正途。为何到了今日,这条求知之路,竟变得如此荆棘密布,甚至成为扼杀生命活力的刑场?
---
深夜,文昌殿内。
《功德簿》光华流转,那象征教育文运的区域,本应是一片清朗蓬勃之气,如今却被大片灰暗、淤塞的之气所笼罩。这些,由多种负面气息交织而成:
· 唯分数论的功利之气: 将教育的价值极度简化为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一切围绕排名转,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成长。
· 过度期望的沉重之气: 来自父母、家族乃至社会的过高期望,如同无形的山岳,压在孩子稚嫩的肩膀上,使他们过早地失去了童年的快乐。
· 超前教育的揠苗之气: 在幼儿园阶段就灌输小学知识,美其名曰,实则是以牺牲孩子游戏、探索和天性发展为代价的拔苗助长。
· 单一评价的狭隘之气: 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孩子,未能发现和尊重个体差异与多元智能,使得许多在某些方面有特长但不擅长应试的孩子备受挫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科级帝君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科级帝君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