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市文旅局的工作按部就班,年味尚未完全散去。然而,一则来自邻市的消息,却在陈远心中投下沉重阴影——凤城市泽县某局局长,于大年初四凌晨,在家中突发疾病逝世,年仅四十四岁。
消息传到陈远耳中时,他正在审阅文件。那个陌生的名字、年轻的年龄,以及“大年初四”、“家中逝世”这几个字眼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重。万家团圆的新春佳节,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就这样轰然倒塌。
---
是夜,文昌殿内异象浮现。
《功德簿》上漾开一片朦胧光晕,显现出一盏古式油灯。灯焰燃烧得异常炽亮,远远超出灯盏承载的限度。仔细看去,灯油将尽,灯芯焦黑,那火焰仍在拼命释放最后的光热。忽然,“啪”的一声轻响,灯芯断裂,火焰在黑暗中骤然熄灭。
与此同时,一段信息流入陈远心间:李某,庚申年(1980)生,乙巳年(2025)正月初四殁于家中。任泽县某局局长甫一载,勤勉兢业,常夙夜在公,旧疾缠身而不顾,终致猝亡。
陈远凝视着那盏燃尽的灯,沉默良久。这并非恶徒伏诛,亦非庸吏遭报,而是一出令人扼腕的悲剧。殿中清正之气为之凝滞,仿佛在为这过早陨落的生命默哀。
“勤勉兢业,夙夜在公……”陈远低声重复,语气复杂,“此人之死,其因果何在?”
他双眸神光绽放,追溯其背后的文运流转:
其一,轻己身,忘根本。 陈远看到,此人将工作置于至高位置,却忽略了自身才是承载一切的根本。“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连自身性命健康都无法顾全,已违人伦大道。文昌帝君执掌文运,亦佑护文人士子之身心安康。如此竭泽而渔,岂是长久之道?其因果之一,在于失了“爱身惜命”之本。
其二,执一端,失中和。 陈远看到,“工作”几乎占据其全部生命,家庭、休憩、个人喜乐皆被挤压。“中庸”之道,乃中华文运精髓,讲究不偏不倚。过度强调奉献,忽视平衡,本身已偏离“中和”之境。如同强弓始终紧绷,弦断是必然结局。其因果之二,在于破了“张弛有度”之衡。
其三,归家难安,净土失守。 最让陈远痛心的是,此人最终倒在了家中——这本该是最安全、最温暖的港湾。可见连最后一方净土,也未能守护住他的健康。工作的压力、积劳的沉疴,已经侵入了他最后的避难所。其因果之三,在于失了“家为净土”之守。
---
陈远的声音在殿中回荡,带着悲悯与警醒:
“此人之逝,非天之罚,实乃人自损之果。其志可嘉,其情可悯,然其行不可效!”
“文昌之道,非只功名利禄,更在于明心见性,保全天赋。若因外物所累,乃至戕害自身性命,此非尽忠职守,实为执迷不悟,已背离文运昌明之本意。”
他目光垂落,仿佛看见那些在节日期间仍不得安宁的身影,那些把工作带回家中、在本该团圆的时刻仍独自奋战的人们。
“呜呼!哀其不幸。若世人能明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之理,若知家宅应是安魂之所而非第二个公务之所,此类悲剧或可少矣。”
《功德簿》上,那盏燃尽的灯影像渐渐淡去,但那瞬间的炽烈与最终的黑暗,却如同一个沉重的印记,留在了文昌殿的文运流转之中。这并非对勤勉的否定,而是对生命最高的敬畏——真正的文运昌隆,理应建立在每个生命都得到善待的基础之上。
(未完待续)
-----
喜欢科级帝君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科级帝君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