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微露,青云镇党委会议室内,气氛却已如正午烈日般灼热。
李双林端坐主位,面前摊开的不是茶杯,而是一摞刚打印出来、还散发着墨香的报表。镇长赵大海、副书记孙莉、纪委书记王建国、新任派出所所长(由赵国庆推荐的可靠干将)张斌,以及几位核心部门负责人分坐两侧,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李双林身上。
“同志们,”李双林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金属般的质感,敲击在每个人的耳膜上,“杨书记给的‘尚方宝剑’不是让我们挂在墙上看的,‘营商环境优化’也不是一句空口号。今天这个闭门会,只有一个议题——拆弹!”
他拿起最上面一份文件,那是周凯通宵未眠做出的精简版分析报告。
“经过初步数据比对和分析,我们锁定了一个首要目标——镇南工业区的‘鑫盛材料有限公司’。”李双林的指尖点在那份报告上,“根据税务报表,它去年营收八千万,纳税大户。但根据电力公司提供的实际用电数据折算,它的实际产能,最多支撑三千万营收!”
会议室内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数据造假大家心照不宣,但如此赤裸裸地被摆在台面上,还是让人心惊。
“这意味着什么?”李双林目光如炬,扫过众人,“意味着它要么在偷税漏税,要么就是在利用虚假营收套取政策补贴和银行贷款!更严重的是,这家公司的前身,是韩东风时期重点扶持的‘东风建材’关联企业!”
“东风”二字,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所有人都明白,动“鑫盛”,就是在直接叩击韩东风遗留势力的核心堡垒。
“李书记,”镇长赵大海面露难色,他是本地成长起来的干部,顾虑更多,“‘鑫盛’的老板钱友亮,在镇里关系盘根错节,而且……据说和县里某些领导也……我们是不是先从其他小企业入手,更稳妥些?”
“大海同志,”李双林看向他,语气平和却不容置疑,“如果我们专挑软柿子捏,那和以前有什么区别?优化营商环境,首先要的就是公平!无论大小企业,无论背后站着谁,在法律和规则面前,一律平等!‘鑫盛’问题最大,背景最深,就拿它第一个开刀!这颗最大的钉子拔掉了,其他的自然迎刃而解!”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提升:“我们要立的,就是这个规矩!”
纪委书记王建国扶了扶眼镜,沉声道:“我支持李书记的意见。既然掌握了初步证据,纪委可以介入,对‘鑫盛’的账目进行核查。”
“好!”李双林点头,“建国书记,这件事由你牵头,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专案小组,对外保密。张所长!”
“到!”张斌挺直腰板。
“你负责保障调查组的安全,同时,注意监控‘鑫盛’及其相关人员的异常动向,防止证据转移和人员外逃。”
“明白!”
李双林又看向副书记孙莉:“孙书记,你负责统筹宣传和舆论引导,准备好相关通稿,但在调查结果出来前,严格保密。”
一道道指令清晰明确,如同作战部署。会议室内原本有些迟疑的气氛,被李双林雷厉风行的决断力瞬间点燃,所有人都感受到了那种破釜沉舟的决心。
散会后,李双林独自留在会议室,拨通了一个电话。
“老领导,是我,双林。”他的语气带着敬意。电话那头,是已被调离、在市里某闲职部门的前镇委书记周国良。
“双林啊,听说你在青云镇搞得风生水起啊。”周国良的声音带着笑意,却也有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老领导,我这是被架在火上烤啊。”李双林苦笑一声,随即正色道,“有件事想向您请教,关于‘鑫盛’的钱友亮,您了解多少?”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周国良的声音压低了些:“钱友亮……是韩东风一手扶起来的‘钱袋子’,为人狡猾,手眼通天。他背后……可能不止韩东风那么简单。动他,你要有心理准备,可能会牵出你意想不到的大鱼,也可能……会碰到真正的铜墙铁壁。”
周国良的提醒,与陈静如出一辙。
“谢谢老领导,我明白了。”李双林挂断电话,眼神更加锐利。
铜墙铁壁?他倒要看看,是他们的墙硬,还是自己手中的“数据”和“规则”这把凿子更锋利!
他打开电脑,开始起草一份名为《青云镇企业数据核查与信用评级管理办法(试行)》的文件。他要做的,不仅仅是查处一个“鑫盛”,而是要建立一个让所有“鑫盛”无所遁形的长效机制!
就在他奋笔疾书时,一条短信悄然而至,来自肖雅琴:
“省报近期计划做一期关于基层营商环境的深度报道,我觉得青云镇会是个很好的样本。方便的话,我跟采访组一起下来看看?顺便……看看你。【笑脸】”
李双林看着短信,嘴角微微上扬。省报的报道,无疑是一股强大的东风。他回复道:
“欢迎之至。正好让你看看,你男朋友是怎么在基层‘兴风作浪’的。”
放下手机,他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前方的战斗虽然凶险,但他并非孤军奋战。
喜欢三日惊雷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日惊雷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