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浓,雪岭的秋风卷着最后一丝暖意掠过哨所的铁皮屋顶,发出沙沙的轻响。辰辰将《戍边守护日志》仔细压在枕头下,炉火里的木柴噼啪作响,映得墙上的戍边地图忽明忽暗。地图上,代表巡逻路线的红线像脉络般延伸,其中一段用红笔着重圈出——那是即将到来的冬季重点巡逻区,也是张明远当年曾在暴风雪中坚守过的地方。
“辰辰班长,外面起风了,要不要把苹果干收进储藏室?”新兵小李抱着一摞刚缝补好的防寒手套走进来,鼻尖冻得通红。他指了指窗外,月光下,苹果林的枝叶正剧烈摇晃,隐约能听到远处山谷传来的风声。
辰辰起身走到门口,寒风裹挟着细碎的雪粒扑面而来,打在脸上微微发疼。他抬手拢了拢衣领,目光扫过晾在屋檐下的苹果干——那些切得均匀的果肉已经晒得半干,在风里轻轻晃动,散发着淡淡的甜香。“不用,再晾一晚口感更好。”他笑着拍了拍小李的肩膀,“去把巡逻装备检查一遍,明天咱们要提前熟悉冬季巡逻路线。”
小李应声而去,辰辰却站在门口久久未动。他想起阿婆傍晚说的话:“今年的秋雪来得早,怕是要下一场大的。”雪岭的冬天总是来得猝不及防,一场暴风雪就能让气温骤降到零下三十度,巡逻路上的积雪能没过膝盖,连最熟悉路线的老兵都得打起十二分精神。
回到炉火旁,辰辰翻开抽屉,取出一个用牛皮纸包着的旧包裹。里面是张明远留下的老式指南针,外壳已经被磨得发亮,指针却依旧精准。旁边还有一本泛黄的《冬季巡逻手册》,扉页上写着一行小字:“雪是试金石,能冻住脚步,却冻不住心。”
指尖抚过字迹,辰辰仿佛看到了二十年前的那个冬天。阿婆说过,那年雪灾来得格外凶猛,张明远带着两名战士在巡逻途中遭遇暴风雪,通讯设备全部失灵。他们在雪地里挖雪洞躲避,靠着随身携带的苹果干和雪水坚持了三天三夜,直到救援人员找到他们时,张明远的手指已经冻得失去知觉,却还紧紧攥着界碑的照片。
“在想张前辈的事?”周卫国端着两杯热奶茶走进来,将其中一杯递给辰辰。他刚从界碑方向回来,军靴上还沾着未化的雪粒。“刚才去检查界碑,发现有几块松动的石块,明天得找人加固一下。”
辰辰接过奶茶,暖意顺着喉咙淌进心底。“在想他当年怎么在暴风雪里坚持下来的。”他指了指桌上的手册,“你看,这里记着他总结的经验,遇到暴风雪时要顺着山脊走,用雪墙挡风寒,还要记得每隔一小时活动手指脚趾。”
周卫国笑了笑,翻开自己的巡逻日志,上面画着密密麻麻的标记:“这些年咱们哨所条件好多了,有保温帐篷、卫星电话,还有加热鞋垫,比张前辈那时候强太多了。但他留下的这些‘土办法’,关键时刻能救命。”他顿了顿,目光变得严肃,“气象站刚才发来了预警,后天有强冷空气过境,可能会有大到暴雪。咱们得提前做好准备,把物资运到沿途的补给点。”
辰辰点点头,心里已经有了计划:“明天一早,我带小李他们去加固界碑,你组织人把过冬的粮食和药品搬到储藏室。下午咱们再去苗寨一趟,提醒乡亲们做好防寒准备,顺便把剩下的苹果送过去。”
夜色更深了,炉火渐渐弱了下去。辰辰起身添柴时,看到窗外的月光已经被乌云遮住,风声越来越响,像是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雪。他走到墙角,拿起那件挂在那里的旧军大衣——那是张明远穿过的,领口和袖口都已经磨破,却被缝补得整整齐齐。辰辰把大衣披在身上,仿佛能感受到前辈留下的温度,心里涌起一股坚定的力量。
第二天一早,雪岭果然飘起了零星的雪花。辰辰带着小李和另外两名新兵,扛着工具来到界碑前。寒风卷着雪粒打在脸上,疼得人睁不开眼睛。界碑矗立在雪地中,“中国”二字在白雪的映衬下格外醒目。辰辰放下工具,伸手抚摸着碑身,冰冷的石头上似乎还残留着昨天孩子们留下的温度。
“开始干活吧。”辰辰拿起铁锹,用力铲起地上的冻土。小李和另外两名新兵也跟着动手,将准备好的石块和水泥搬到界碑周围。雪越下越大,很快就在他们的帽子和肩膀上积了一层,眉毛上都结了白霜。
“班长,这雪也太大了,要不咱们先回去?”小李的脸冻得发紫,说话时牙齿都在打颤。他刚说完,一阵狂风卷着积雪扑面而来,把他手里的水泥袋吹落在地。
辰辰连忙扶住他,从口袋里掏出加热鞋垫递给他:“换上,坚持一下。界碑是咱们的根,加固好了,心里才踏实。”他捡起地上的水泥袋,拍掉上面的积雪,“张前辈当年在比这更恶劣的天气里都能守护界碑,咱们这点困难算什么?”
小李看着辰辰坚定的眼神,用力点了点头,换上加热鞋垫后,重新拿起工具干了起来。风雪中,四个身影在界碑旁忙碌着,他们的动作虽然笨拙,却充满了力量。辰辰站在界碑旁,看着新兵们认真的样子,想起自己刚到哨所时的情景——那时候他也是这样,在老兵的带领下,一点点熟悉巡逻路线,一点点明白守护的意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雪岭枪魂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雪岭枪魂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