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的五月,风里裹着青涩的果味,岗亭旁的苹果苗枝头,一颗颗幼果在阳光下泛着嫩绿的光。辰辰踮着脚,小心翼翼地给最矮的一棵苗绑上支撑枝——这棵苗的茎秆有些细弱,挂了两颗幼果后微微弯曲,他特意找来柔软的布条,把枝条轻轻固定在竹竿上,嘴里念叨着:“别急,慢慢长,有我护着你。”
脖子上的苹果玉佩随着动作轻轻晃动,冰凉的触感让他想起周卫国临走时的嘱托。他抬手摸了摸玉佩,转身翻开放在田埂上的《戍边守护日志》,笔尖在纸上落下:“5月8日,晴。给弱苗绑支撑枝,幼果长到拇指大小,表皮有细细的绒毛。今日巡逻时,发现界碑旁的柠条丛里,新冒了几棵小柠条苗,是老柠条结的籽发的芽。——辰辰”
张明远扛着锄头走过来,看着辰辰认真记录的模样,忍不住放慢了脚步。田埂边的杂草已经被除得干干净净,每棵苹果苗旁都插着写有编号的小木牌,那是辰辰照着周卫国的“成长手册”做的,上面密密麻麻记着每棵苗的浇水、施肥时间。“这孩子,比当年的小周还细心。”老人笑着自语,眼里满是欣慰。
王建国提着一个竹篮走来,里面装着刚摘的沙棘果,橙红色的果子挂在枝上,像一串串小灯笼。“辰辰,歇会儿,尝尝新鲜的沙棘果。”他把竹篮递过去,“当年我们在哨所,夏天就靠这果子补充维生素,酸得眯眼睛,却比什么都解渴。”
辰辰拿起一颗沙棘果放进嘴里,酸涩的味道瞬间在舌尖炸开,他皱着眉头咽下去,却忍不住又拿了一颗:“虽然酸,但吃完嘴里甜甜的。张爷爷,你们当年是不是也像这样,先苦后甜?”
张明远在田埂上坐下,接过一颗沙棘果,慢慢嚼着:“可不是嘛。当年冬天巡逻,冻得手脚发麻,回到哨所喝一口热姜汤,就觉得什么苦都值了。守岗就像吃沙棘果,表面看是苦的、酸的,可心里是甜的,因为知道自己守着的是家国,是乡亲们的安宁。”
刘志强从岗亭方向走来,手里拿着一张皱巴巴的报纸,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笑容:“辰辰!快看!咱们的日志上省报了!还有你给苹果苗绑枝的照片呢!”
辰辰赶紧跑过去,抢过报纸一看——头版的配图正是他踮脚绑支撑枝的样子,阳光落在他身上,军绿色外套的衣角微微扬起;旁边的文章标题格外醒目:《少年与日志:南疆戍边精神的新传人》。文章里写了辰辰和伙伴们守护苹果苗、记录日志的故事,还引用了他在日志里写的“守护是前辈栽树,后人乘凉”。
“太厉害了!辰辰你上省报啦!”古丽和林晓不知从哪儿跑过来,围着报纸欢呼。辰辰的脸一下子红了,却忍不住把报纸翻来覆去地看,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他赶紧把报纸折好,小心翼翼地夹在日志本里,在旁边写:“5月8日,补记。日志和我的照片上了省报,张爷爷说,这是对我们所有守护人的肯定。沙棘果酸甜,就像守护的日子,有苦有甜,却越品越香。——辰辰”
接下来的日子,岗亭里更热闹了。县上的记者来了一波又一波,想采访辰辰和老兵们;附近学校的老师带着学生来体验生活,跟着辰辰学给苹果苗浇水、记录生长情况;还有位退休的老教师,特意送来几箱儿童读物,说要给岗亭建个“小小图书室”,让孩子们在守护之余能多读书。
辰辰把这些都一一记在日志本里,还画了“小小图书室”的草图:“5月15日,晴。老教师送来儿童读物,岗亭有了小小图书室。学生们来体验守岗,跟着我们学写日志,他们说‘原来守护这么有意义’。苹果幼果长到乒乓球大小,开始疏果,每棵苗留3-4颗果,保证养分充足。——辰辰”
疏果是周卫国特意电话叮嘱的,说幼果太多会分散养分,结不出大苹果。辰辰和伙伴们拿着小剪刀,小心翼翼地把长得太密、太弱小的幼果剪掉,每剪一颗,都要在日志本上标注:“3号苗疏果2颗,留果4颗;5号苗疏果3颗,留果3颗……”
张明远在旁边指导,看着孩子们舍不得下手的样子,笑着说:“疏果虽然可惜,但只有舍得放弃,剩下的果子才能长得更壮。就像守岗,要学会取舍,把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上——守护界碑,守护家园。”
辰辰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手里的剪刀却坚定了许多。他看着剪掉的幼果,心里默默念着:“等明年,你们再长出来,一定给你们足够的养分。”
六月初,南疆进入雨季,连绵的阴雨让空气变得湿润。辰辰每天都要冒着雨去查看苹果苗,生怕积水烂根。他按照周卫国教的方法,在苗床周围挖了浅浅的排水沟,把雨水引到旁边的空地上;还把塑料布铺在苗根部,防止泥土溅到幼果上。
有天夜里,雨下得特别大,辰辰躺在床上,心里总惦记着苹果苗。他悄悄爬起来,穿上雨衣,拿着手电筒就往外跑。雨丝打在脸上,冰凉刺骨,手电筒的光在雨雾里显得格外微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雪岭枪魂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雪岭枪魂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