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的四月,风里终于带了浓得化不开的暖意。岗亭旁新栽的苹果树枝条上,那几枚从陕南带来的花苞竟真的鼓胀起来,淡青色的花萼微微张开,像攥着拳头准备绽放的小手掌。辰辰每天放学都会跑过来,蹲在护栏旁数花苞,数完就翻开《戍边守护日志》,一笔一划记下来:“4月8日,晴。苹果枝有花苞六枚,最外侧一枚已露白,风一吹就晃,像在点头。——辰辰”
这天傍晚,夕阳把界碑的影子拉得很长,张明远正带着辰辰给苹果枝浇定根水,远处传来一阵摩托车的轰鸣声。小艾克拜尔骑着车冲过来,车斗里装着一个鼓鼓的信封,还有一摞印刷好的宣传单。“辰辰!张爷爷!好消息!”他停下车,扬起手里的信封,“周叔叔又来信了,还附了好多村里苹果节的照片!”
辰辰手里的水壶“咚”地放在地上,扑过去抢过信封,指尖都有些发颤。信封上印着陕南苹果园的邮戳,背面还画着一个小小的苹果图案。他小心翼翼地拆开,里面掉出几张彩色照片,还有一封写得密密麻麻的信。
“快看看照片!”林晓和古丽不知从哪儿跑过来,凑在辰辰身边。第一张照片上,周卫国站在一片苹果花海中,白色的花瓣落在他的肩头,他手里拿着剪刀,正在给果树修剪枝条,笑容比花还亮;第二张是村里的苹果节,乡亲们围着摊位忙碌,桌上摆着刚摘的苹果,红得像小灯笼;第三张最特别,是一群孩子在苹果树下写作业,作业本上画着和辰辰他们相似的日志图案。
“周叔叔在信里说,苹果节办得可热闹了,全国各地的客商都来买苹果!”辰辰展开信纸,大声念了起来,“‘辰辰、古丽、林晓,还有老战友们:见字如面。家里的苹果花开得正盛,风一吹,花香能飘满整个村子。上次寄给你们的苹果枝,应该已经抽芽了吧?记得多给它松土,南疆的阳光足,它肯定能长得比家里的还壮……’”
念到这里,辰辰抬头看向那棵苹果枝,果然,最细的一根枝条上,已经冒出了嫩绿色的小芽,像针尖一样细。“您看!小周叔叔说中了!”他拉着张明远的袖子,指着新芽喊。
张明远弯腰看着,眼里满是笑意:“这孩子,心细着呢。当年在哨所种柠条,也是这么天天盯着,生怕出一点差错。”他接过信纸,继续念下去:“‘苹果节上,我给乡亲们讲了南疆的故事,讲了老哨所的日志,讲了你们这些守护界碑的孩子。大家都很感动,说等秋天苹果熟了,要挑最好的寄给你们,让戍边的孩子也尝尝家乡的甜……’”
刘志强凑过来,看着照片里苹果节的热闹景象,忍不住感叹:“小周这日子过得红火啊!当年他就说,要让老家的人都过上好日子,现在真做到了。”他转头看向展厅的方向,“等咱们的展厅开放了,也让周卫国把村里的苹果带点来,放在展柜里,让大家看看‘守护’的另一种模样——不光守着界碑,还要让日子越过越甜。”
大家围坐在岗亭旁,你一言我一语地商量着。王建国说要给周卫国回信,讲讲苹果枝抽芽的事;古丽说要画一幅苹果花和界碑的画,随信寄过去;林晓则提议,把他们新写的日志摘抄几段,让周叔叔看看他们的进步。
辰辰把大家的话都记在日志本上,然后翻开新的一页,认真地写起回信:“小周叔叔,您寄来的照片我们都看了,苹果花海真漂亮,您修剪果树的样子真精神!您寄来的苹果枝已经抽芽了,我们每天都给它浇水、松土,张爷爷说,等它长到一人高,就能开花结果了……”他还画了一棵小小的苹果苗,旁边站着三个举着日志本的孩子,背景是界碑和柠条丛。
信写完后,辰辰把照片小心翼翼地贴在日志本里,每张照片旁边都写了备注:“周叔叔在苹果花海修剪枝条”“村里的苹果节真热闹”“苹果树下的孩子在写作业,和我们一样爱记录”。做完这些,他忽然想起什么,从书包里掏出一个小盒子,里面是他捡的几块好看的戈壁石,颜色像苹果一样红。“把这个也寄给小周叔叔吧,就说这是南疆的‘小苹果’,陪着他的果园一起长大。”
日子一天天过去,苹果枝的新芽长得飞快,嫩绿色的叶子慢慢舒展,像张开的小手掌。辰辰每天都会在日志本上记录它的变化:“4月15日,苹果枝新叶长到指甲盖大,叶片上有细细的绒毛”“4月20日,又抽了两根新枝,护栏外的柠条也窜高了不少”。
展厅的布置也渐渐收尾了。县文化馆派来的工作人员帮着调整了展柜的灯光,让老马灯的玻璃反射出温暖的光;李大叔用木头做了一个留言板,放在展厅门口,上面写着“写下你的守护心声”;马大婶带着妇女们绣的“戍边情”棉门帘,也挂在了展厅的门上,红色的丝线在阳光下格外鲜艳。
这天,辰辰和伙伴们正在整理日志本,准备把最新的内容补充到展厅的临时展板上,张明远拿着一张报纸走进来,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笑容:“孩子们,快看!咱们的戍边精神岗上报纸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雪岭枪魂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雪岭枪魂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