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光阴,像南疆的风,匆匆掠过却留下深深印记。当年“戍边故事小队”的小木拉提、古丽娜扎、阿卜杜热合曼已经长成了挺拔的少年,考上了地区的高中;辰辰也成了南疆小学“戍边故事新小队”的队长,戴着当年小木拉提他们传下来的“戍边小卫士”徽章,天天往博物馆和界碑旁跑。
这一年的初秋,正是“时光信箱”立下十年之约的日子。消息早就传遍了南疆,不仅孩子们盼着,老兵们、李建国、还有当年给信箱写过信的游客,好多人都特意赶了回来。
开箱前一天,小木拉提、古丽娜扎、阿卜杜热合曼特意请假回到南疆。他们三个穿着高中校服,并肩走在去博物馆的路上,路边的白杨树比十年前更高了,格桑花田依旧绚烂,一切都变了,又好像什么都没变。
“还记得当年写的信吗?”古丽娜扎笑着问,“我好像写了要把戍边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我写的是要成为戍边战士。”小木拉提摸了摸胸前的吊坠——那是当年界碑旁捡的小石子,被他穿成了吊坠,戴了十年,“现在虽然还没成为战士,但我加入了学校的‘戍边精神宣讲社’,每周都给同学们讲老兵的故事。”
阿卜杜热合曼推了推眼镜,笑着说:“我写的是要用知识守护家园,现在我在学物理,想着以后能不能发明更先进的设备,帮巡逻的叔叔们减轻负担。”
走进博物馆,里面已经热闹起来。张明远、王建国、刘志强坐在“时光信箱”旁,李建国陪着他们,手里还拿着当年孩子们送他的格桑花手帕;辰辰带着新小队的孩子们,围着信箱转,眼里满是好奇;还有不少当年写信的游客,带着家人一起来,想看看十年前的自己写下了什么。
“孩子们来啦!”张明远看到小木拉提三人,激动地站起来,手里紧紧攥着那把铜钥匙——十年了,这把钥匙他一直好好珍藏着,从未离身。
小木拉提走上前,从口袋里掏出另一把铜钥匙——当年和张爷爷一起保管的那把,他也一直带在身边,磨得发亮。“张爷爷,十年之约,我们来了。”
开箱仪式定在下午,阳光透过博物馆的窗户,照在“时光信箱”上,箱体上的格桑花和老枪图案,在岁月的打磨下更显温润。小艾克拜尔站在一旁,看着眼前的人群,眼里满是感慨——十年前立约的场景还在眼前,如今已经到了兑现承诺的时候。
“现在,有请张明远爷爷和小木拉提同学,共同打开‘时光信箱’!”小艾克拜尔的声音落下,全场安静下来。
张明远和小木拉提并肩站在信箱前,两人的手放在铜锁上。十年前,一老一少,代表着过去与未来;十年后,老人更显苍老,少年已然长大,传承的脉络清晰可见。
铜锁“咔哒”一声打开,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小木拉提小心翼翼地打开信箱门,一股带着岁月气息的风从里面飘出来,仿佛是十年前的心意,跨越时光扑面而来。
首先拿出来的,是三位老兵联名写的信。张明远接过信,手抖着展开,刘志强和王建国凑过来,三人一起念出声:“十年后的孩子们,或许我们已经不在了,但老枪还在,花田还在,戍边精神还在……”
念到一半,张明远的声音哽咽了。十年过去,王建国的腿不太方便了,刘志强的耳朵也有些背,但他们都来了,带着当年的坚守,赴这场十年之约。
接着是孩子们当年写的信。辰辰帮着把信分发给大家,小木拉提拿到自己的信,看着十年前稚嫩的字迹:“十年后的小木拉提,你还记得今天在博物馆宣讲的样子吗?还记得界碑前的誓言吗?希望你已经成为一名真正的戍边战士……”
他笑着擦了擦眼角——虽然没成为现役战士,但他用自己的方式传承着精神,也算没辜负当年的自己。
古丽娜扎的信里,画着十年后的自己给小朋友讲故事的样子。如今的她,正是学校宣讲社的主力,每次讲起陈峰爷爷的故事,都能让台下的同学热泪盈眶。“当年的愿望,算是实现了。”她笑着说。
阿卜杜热合曼的信里,写着要好好学知识、守护家园。现在的他,不仅成绩优异,还跟着老师做小发明,去年设计的“边境线简易监测装置”,还在地区比赛中得了奖。
辰辰也拿到了自己当年写的信——纸上画着一颗歪歪扭扭的五角星,旁边是“十年后的辰辰,要像太爷爷一样勇敢”的字样。他看着信,又看了看身边的陈阳,用力点头:“爸爸,我做到了,我现在是新小队的队长,天天给弟弟妹妹们讲太爷爷的故事。”
陈阳摸了摸他的头,眼里满是温柔。十年前,他抱着辰辰写信用的场景还在眼前,如今孩子已经能独当一面,这就是传承最好的模样。
李建国也找到了自己当年写的信,信里写着对战友的思念,对孩子们的期待。他读完信,走到老兵们身边,四位老人紧紧拥抱在一起,眼泪止不住地流——十年了,他们老了,但戍边精神的火种,已经燃得更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雪岭枪魂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雪岭枪魂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