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回“磐石基地”的过程顺利得如同一次普通的夜归。林逸在城市的阴影中穿梭,绕了几个圈子,确认没有任何尾巴后,才悄然返回位于城市另一端的基地。
当他踏入基地大门时,东方天际才刚刚泛起一丝鱼肚白。苏沐雪和赵刚都等在客厅,脸上带着疲惫,但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兴奋。
“顺利吗?没遇到麻烦吧?”苏沐雪上前一步,目光关切地扫过林逸全身,确认他没有受伤。
“比预想的还要顺利。”林逸脱下行动服,露出一丝放松的笑容,“那些漏洞就像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后门。对方的安保系统,在规则层面简直千疮百孔。”
赵刚已经迫不及待地坐回了他的指挥台前,屏幕上正分屏显示着从咖啡馆传回的实时数据流——清晰的音频波形、稳定的监控画面、以及数据嗅探器不断滚动的日志。
“太棒了!信号清晰得就像在我们自己家一样!”赵刚兴奋地搓着手,“我已经开始过滤音频和数据分析关键词了。那个技术员通常会在上午十点左右出现,我们很快就能知道他到底在搞什么鬼!”
林逸点点头,接过苏沐雪递来的热牛奶,坐在沙发上:“关键是他使用的设备,以及他访问的数据。刚子,重点监控他笔记本电脑的网络活动,特别是与广告屏控制系统的数据交换。”
“明白!我已经设置好了触发器,一旦他的设备MAC地址出现在咖啡馆网络,或者有任何数据包发往广告屏的IP段,系统就会自动抓取并深度解析。”
等待是漫长的,尤其是在 anticipation 的煎熬下。三人都没有休息,苏沐雪整理着潜入行动的后续报告,林逸闭目养神,复盘着整个过程,而赵刚则像一尊石像般守在屏幕前。
上午九点五十分。
“来了!”赵刚突然低呼一声,打破了基地的宁静。
屏幕上,一个分屏画面显示,那个穿着灰色连帽卫衣的年轻技术员果然准时出现在了咖啡馆,依旧坐在那个靠窗的老位置。他点了一杯咖啡,然后熟练地打开了笔记本电脑。
几乎在他连接上咖啡馆Wi-Fi的瞬间,赵刚布设的数据嗅探器就开始疯狂工作。海量的数据包被捕获、解密、分析。
“他登录了一个加密的云存储服务器……”赵刚飞快地操作着,“服务器地址经过多层伪装……正在尝试破解访问权限……”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赵刚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手指在键盘上敲击出密集的声响。林逸和苏沐雪也围拢过来,紧张地盯着屏幕。
“不行,对方的加密等级很高,强行破解会触发警报。”赵刚摇了摇头,但随即眼神一亮,“等等……他在本地缓存了一些文件!嗅探器抓取到了他访问本地缓存时产生的数据碎片!”
这是一个意外的收获。或许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或许是习惯使然,这个技术员将一些常用或正在处理的文件缓存在了笔记本电脑的硬盘上。
“能恢复吗?”林逸立刻问道。
“我试试!数据可能不完整,但有总比没有好!”赵刚开始运用数据恢复和碎片重组技术。屏幕上,无数绿色的数据流如同溪流般汇聚,试图重新拼凑出文件的原始面貌。
这个过程比直接破解更需要技术和运气。足足过了一个多小时,就在众人有些气馁之时,赵刚猛地一拍大腿!
“成功了!恢复出了一部分!主要是日志文件和一些技术文档!”
屏幕上,几个文本文件和设计图纸被打开。
三人立刻凝神看去。
《“模因信标”植入单元测试日志 - 节点UCC-07(大学城商业步行街主广告屏)》
日志详细记录了对广告屏系统进行“改造”的过程:
第1阶段: 硬件层面,植入了一块非标准的信号接收与增强模块,使其能够接收特定加密指令。
第2阶段: 软件层面,篡改了广告内容播放系统的底层驱动,植入了一个名为“模因信标”的后门程序。该程序平时处于休眠状态,一旦被激活,可以覆盖正常广告内容,播放经过特殊编码的、携带“模因信息”的视觉/听觉序列。
第3阶段: 测试阶段。日志记录了数次小范围的、非公开的测试,测试对象为“招募的志愿者”(备注:手段存疑)。测试结果评估显示:“信标对约65%的普通个体产生显着潜意识影响,表现为注意力短暂聚焦、情绪轻微波动(趋向消极或迷茫);对约15%的‘高感知敏感性’个体可能诱发短暂精神恍惚或幻觉;对剩余20%个体效果不明显或无效。”
第4阶段: 待机与激活预案。 日志最后提到,该节点已进入待机状态,等待“更高权限指令”激活,执行“大规模场域引导测试”。激活指令将由一个独立的、物理隔离的“指令器”发出(疑似指那个技术员的智能手表)。
紧接着,他们又打开了一份名为 《“蜂群”节点行为模式引导协议(草案)》 的文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万物BUG系统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万物BUG系统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