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突破一万,带来的兴奋感并未持续太久。林逸很清楚,在真正的商业世界里,这点钱连朵水花都溅不起来。他需要更快的积累速度,更需要一个能分担压力、弥补短板的团队。一个人单打独斗,利用BUG小富即安或许可以,但想要做大,几乎不可能。
“系统,扫描我周围的人际网络,寻找具备特殊潜力或技能,且有可能被招募的目标。”他将目光投向了身边的人。与其未来再去寻找不熟悉的人,不如从现在开始,在身边埋下种子。
【环境规则扫描……分析宿主社交关系节点……】
【发现潜在目标:赵刚。】
【身份:同班同学。】
【特征:性格内向,课堂表现普通,存在感低。但课余时间大量沉浸于计算机领域,具备出色的自学能力与黑客技术潜质(非恶意)。其计算机水平远超同龄人,甚至达到初级专业人员水准。】
【状态:对现行教育体系感到厌倦,渴望在擅长领域获得认可与价值感。】
【招募成功率评估:72%(需以‘技术挑战’或‘有趣项目’为切入点)。】
赵刚?
林逸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个总是坐在教室最后排、戴着黑框眼镜、下课后就抱着本厚如砖头的计算机书籍默默离开的瘦高个男生。印象里,他几乎不参与班级活动,也没什么朋友,是典型的“网瘾少年”或者说技术宅形象。
没想到,这家伙竟然是个隐藏的技术大神?
系统给出的评估让林逸心动不已。在未来,无论是信息搜集、网络安全、甚至是开发一些基于“漏洞”的小工具,一个可靠的技术专家都是不可或缺的核心!
就是他了!
如何接近是个问题。直接上去说“我看你骨骼清奇,跟我干吧”肯定不行。必须投其所好。
第二天课间,林逸注意到赵刚又捧着那本《TCP/IP协议详解卷一》在看,手指还在桌上无意识地敲打着,像是在模拟什么命令。
林逸深吸一口气,走了过去,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好奇。
“赵刚,看什么书呢?这么厚。”他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自然。
赵刚抬起头,眼镜片后的目光带着一丝被打扰的不悦和警惕,看清是林逸后,似乎有些意外,闷声道:“没什么,随便看看。”
“TCP/IP啊,”林逸扫了一眼书名,凭借前世工作中那点可怜的网络知识,以及数据化视角快速捕捉到的几个关键词,尝试着抛出诱饵,“最近我折腾家里路由器,老是遇到DNS污染的问题,搞得有些网站都打不开,挺烦人的。你对这个有研究吗?”
他提出的不是什么高深问题,但恰好戳中了赵刚的知识领域,并且带有一点“技术挑战”的意味。
果然,赵刚的眼神亮了一下,虽然表情还是没什么变化,但语气稍微积极了一点:“DNS污染?可能是ISP搞的鬼,或者你路由器被劫持了。可以尝试手动指定公共DNS,比如114.114.114.114或者8.8.8.8,再不行就抓包分析一下……”
他语速很快地说了几个专业名词和解决方案。
林逸装作半懂不懂,适时地露出佩服的表情:“这么复杂?听起来好厉害。我回去试试。”他没有继续深入技术讨论,那会很快露馅,而是话锋一转,“对了,赵刚,你技术这么牛,有没有想过……做点有意思的东西?不是课本上那些。”
赵刚推了推眼镜,疑惑地看着他:“什么意思?”
“就是我最近有个想法,”林逸压低声音,开始描绘他构思的“蓝图”,“你看,咱们学校,甚至周边几个学校,其实有很多信息不透明。比如,哪个老师哪天容易发脾气(他想起了班主任的漏洞),哪个食堂窗口今天有啥隐藏菜品,或者……怎么最快地找到学校里那些没人注意但可能有用的‘特殊地点’(他想到了图书馆的漏洞)。”
他观察着赵刚的反应,继续道:“我在想,能不能做一个……嗯,很小范围的,只属于我们几个人的‘信息共享平台’?不需要多复杂,可能就是个简单的内部论坛或者小程序,能让我们更快地获取和分享这些‘有意思’的信息。我觉得,这比死读书好玩多了。”
他没有提“漏洞”,也没有提赚钱,而是强调了“有趣”、“信息共享”和“技术实践”。这正好迎合了赵刚对现行教育的厌倦和对技术应用的渴望。
【目标:赵刚……兴趣度显着提升……参与意愿:65%...70%...】
数据化视角反馈着赵刚的心理变化。
赵刚沉默了几秒钟,似乎在消化林逸的话,然后问道:“为什么找我?”
“因为我觉得你懂这个啊。”林逸坦然道,“我看得出来,你对计算机是真有兴趣,也有实力。这事找别人也干不了。怎么样,有没有兴趣一起搞点‘好玩’的?就当是个课外项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万物BUG系统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万物BUG系统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