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纪元十二年,标准历法终结前一个月。
“远航号”的最终启航,没有盛大的仪式,没有媒体的直播,只有一片死寂般的沉重和压抑在太阳系内弥漫。
巨大的星舰,如同一位身披银灰色甲胄的沉默巨人,静静地悬浮在地球轨道之外,其庞大的舰身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遮挡了阳光,在地表投下了一片移动的、象征着离别与未知的阴影。
最后一批经过严格筛查和消毒的物资与人员正在通过连接通道进行转移。
没有哭喊,没有骚动,登舰的人们脸上大多是一片麻木的平静,或是强忍悲痛的坚毅。
他们回头望了一眼那颗蔚蓝色的星球,将故乡的模样深深烙印在心底,然后头也不回地踏入那冰冷的金属巨兽腹中。
这是生存的本能,也是文明延续的责任,压过了个体情感的汹涌。
林哲一家站在“远航号”舰桥旁的观察室内,透过巨大的舷窗回望。
汪清媃紧紧握着林哲的手,指节泛白。
林揽星抿着嘴唇,眼神复杂地扫过地球、月球以及更远处火星的方位,那里有他未完成的演算,有他熟悉的实验室。
小映雪则安静地趴在父亲怀里,大眼睛望着窗外那颗越来越远的蓝色星星,似乎不明白为什么要离开这个漂亮的地方。
艾莎的远程投影出现在一旁,它的意念也失去了往日的平和,带着一种星澜式的、冰冷的决绝:“所有非必要系统已下线,生态循环稳定,隐匿场预启动……我们准备好了。”
“启动最终撤离程序,切断所有物理连接。”林哲的声音低沉而稳定,下达了指令。
连接通道缓缓收回,“远航号”轻微一震,彻底脱离了与空间站的羁绊。
强大的、经过星澜和瓦塔兰雅技术强化的新型聚变推进器开始点火,幽蓝色的尾焰在虚空中拉出一道漫长而耀眼的光带,推动着这艘承载着五千五百万人最后希望的方舟,缓缓加速,朝着预先计算好的、远离“收割者”预计来袭方向,且早年曾有“信风级”侦察舰报告存在潜在适宜星域的深空驶去。
舰内,广播系统用一种尽可能平静的语调宣布:“‘远航号’已启航。我们正在前往预设坐标。重复,我们正在前往预设坐标。”
没有欢呼,只有一片更加深沉的寂静。
人们透过有限的观景窗或内部屏幕,看着太阳逐渐变小,看着地球化作一颗黯淡的蓝色星星,最终消失在繁星背景之中。
一种巨大的失落感和漂泊感笼罩了所有人。
他们离开了根,成为了宇宙中的流浪者。
守望与希望
尽管踏上了逃亡之路,但“远航号”并未完全切断与太阳系的联系。
一套耗能巨大、技术极其复杂的超光速量子通讯中继系统被建立起来。
这套系统依托于对空间本身的理解,信息传递并非即时,但仍能在一定延迟内,将太阳系内部的状况传递到“远航号”上。
这是林哲和GSC坚持留下的“眼睛”和“耳朵”,也是所有流亡者心中最后的牵绊和渺茫的希望。
舰内最大的公共休息区,被命名为“守望大厅”。
这里巨大的主屏幕,几乎全天候地显示着来自太阳系的延迟信息(信息经过处理,排除了可能暴露“远航号”位置的敏感数据)。
人们会聚集在这里,沉默地看着:
· 地球轨道上,“轩辕剑”星环所有武器平台充能至极限,散发着肃杀的光芒。
· 火星“沉默堡垒”表面伪装层褪去,露出下方狰狞的巨型炮口和能量聚焦阵列。
· 无数无人战机、自动防御平台被激活,如同被惊扰的蜂群,在内太阳系关键节点巡逻。
· 留守的人们(绝大多数是无法登舰者)在AI和自愿留下的指挥官领导下,进行着最后的战备动员和……告别仪式。
画面中,没有恐慌,只有一种与家园共存亡的悲壮决心。
“他们会赢的,对吧?”一个年轻女孩依偎在母亲身边,怯生生地问,眼中闪烁着泪光。
她的母亲紧紧搂着她,无法回答,只是红着眼眶,死死盯着屏幕上那严阵以待的故乡。
林揽星几乎住在了“守望大厅”隔壁的辅助信息处理中心,协助分析传回的数据,试图从能量读数、防御部署中寻找一丝乐观的迹象。
他相信父亲和那些留下的智者一定还有后手,相信人类和星澜的智慧能够创造奇迹。
汪清媃则带领着一批志愿者,负责疏导舰内人员的心理压力,组织孩子们学习,努力在绝望的流亡中维持着文明的体面与温度。
小映雪似乎对那遥远的信号源有着奇特的感应。
她常常会独自坐在角落,望着“守望大厅”屏幕的方向发呆,小手无意识地摆动着,偶尔,她周围的空气会产生极其细微的、仪器难以捕捉的涟漪。
林哲和艾莎,则与舰上最顶尖的科学家团队一起,争分夺秒地研究着从“避难所”带出的核心资料,尤其是关于“起源碎片”和“收割者”行为模式的分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爸我妈卷20亿跑路,留我背锅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我爸我妈卷20亿跑路,留我背锅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