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各军都督府、各营校尉,严训新补之兵!务求令行禁止,如臂使指!一年为期,孤要看到一支虽带新血、然锋锐不堕之师!”
“其四,礼曹与各国交涉赎将之事,谨慎为之,价码可缓,勿绝其路。苦役营之三十万新丁,严加管束,以工代赈,榨尽其力以实边塞!”
“其五,”他的目光扫过程昱、贾诩、法正,“中枢九曹五监,当如臂使指,开源节流!给孤盯紧每一文钱、每一粒粮的去处!三年!孤只予尔等三年!三年之后,孤要一个府库充盈、甲兵复锐之大晋!”
他的目光最后落回南阳的地界:“徐晃。”
“末将在!”一直沉默侍立一旁的徐晃踏前一步,他伤臂犹裹着布,脸上带着大战后的疲惫与坚毅。
“南阳新复,百废待兴,又临荆襄、河洛前线,不容有失!孤留‘陷阵’、‘中垒’、‘虎贲’、‘靖武’、‘宣武’、‘定武’六营战兵,共计三万精锐,归尔节制!与吕宜之屯田军、新设之镇军十营,共守此土!待各军补充操练完成,元气尽复,再议回师长安!”
“末将徐晃,必不负主公重托!人在南阳在!”徐晃单膝跪地,甲叶铿锵。
王康微微颔首,不再言语。他转身,再次望向窗外。宛城之下,新补入营的士卒正在老卒的呵斥下笨拙地操练,缴获的破旧军械堆积如山等待转运,更远处,是望不到头的俘虏营区死寂的轮廓。空气中弥漫着药味、汗味、泥土味,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气,久久不散。博望的猩红被暂时掩埋在南阳初春的泥土之下,而一场关乎钱粮、关乎民生、关乎能否消化这庞大胜利果实、关乎帝国根基是否稳固的无声战争,才刚刚拉开序幕。长安铸币炉的火光,能否照亮这三十亿钱的深渊?北疆四十万苦役的怨气,又能否被边塞的风沙磨平?一切都悬于这艰难的喘息之间。
喜欢汉末三国路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汉末三国路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