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九章:跨国恋的“时差拥抱”
阿玲的丈夫三年前被派去非洲援建,她带着女儿在老家,每天算着时差视频:“这边天亮了,你那边该睡了;女儿今天掉了颗牙,说要把牙仙子的礼物寄给你。”这次来婚介所,是想找个人帮她看看丈夫寄来的包裹——全是外文,她认不全。
帮忙的老陈是退休的翻译,老伴走后总在社区帮人看外文说明书。第一次见面,老陈戴着老花镜,指着包裹上的字念:“这是当地的木雕,你丈夫说‘比钻戒实在,能盘出包浆’。”阿玲突然红了眼:“他总说这些,从来不说工地上有多热,蚊子有多大。”
后来老陈成了阿玲家的“翻译官”,帮她读丈夫的信,也帮她给丈夫写回信——阿玲说“女儿今天学会了跳绳”,老陈就翻译成法语,还画个小人跳绳子的简笔画。有次视频,阿玲的丈夫举着老陈翻译的信说:“这字比你写的工整,就是把‘想你’写成‘想吃你做的红烧肉’了。”
现在阿玲的女儿总缠着老陈:“陈爷爷,帮我告诉爸爸,我把牙仙子的礼物放在他枕头下了——是颗鹅卵石,比钻石还亮。”史芸把他们的故事记在档案里:“距离再远,只要有心把日子过细,时差都能变成甜甜的牵挂。”
第八百六十章:婚介所的“红绳墙”
年底大扫除,我们把成了对的新人照片贴了面墙,韩虹给它起名“红绳墙”。最上面是赵建国和他妻子带着丫丫拍的全家福,丫丫手里举着块红烧肉;下面是李姐和张先生的合照,两个孩子在旁边抢玩具,他们笑得一脸无奈;还有小林和女孩在后厨的合影,锅里的红烧肉冒着热气,把两人的脸映得通红。
老周拿着计算器来算今年的成功数,手指在“56”上敲了敲:“比去年多了十二对,其中三对是咱帮着调解过的——就说那对摆摊的老两口,现在天天给我送油条,说‘沾沾你们婚介所的喜气’。”
叶遇春正给新登记的人填资料,抬头看见窗外飘起了雪,笑着说:“瑞雪兆丰年,明年的红绳墙,肯定能多贴几排。”史芸在整理赵奶奶和孙爷爷的照片,两人在槐树下分花生糖,阳光透过枝桠落在糖纸上,闪着细碎的光。
我看着墙上的照片,突然明白“爱之桥”这三个字的意思——我们哪是在牵红绳,是帮着那些藏在烟火里的心意,找到个落脚的地方。就像小林后厨里的红烧肉,老周算错的账目,小郑代码里的小心思,看着普通,却熬着日子的甜。
雪越下越大,把婚介所的窗玻璃糊成了毛玻璃。韩虹往每个人手里塞了块糖:“甜一甜,明年更顺。”窗外的雪地里,有对新人打着伞走过,男的手里拎着刚买的菜,女的挽着他的胳膊,脚印在雪地上踩出歪歪扭扭的线——像根没系紧的红绳,却牢牢缠在了一起。
喜欢爱之桥凤姐红娘笔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爱之桥凤姐红娘笔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