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带着“禁忌”标签的咨询
爱之桥的门铃在深夜响起,推门进来的女人裹着厚围巾,声音压得极低:“我叫沈若,想找个人……但我们的关系,可能会让你们为难。”她的会员登记表上,“期望伴侣”一栏填着“同性,灵魂契合”,备注里画着两只交握的手,指甲缝里还沾着未干的颜料。
苏海的系统匹配到一位叫林砚的建筑师,资料显示“曾因公开性取向被项目组排挤”,最近的动态是张设计图——两个交错的三角形屋顶,像相拥的剪影。“她们的‘精神契合度’高达98%,”苏海调出两人的社交重叠区,“都关注了同一家小众画廊,收藏夹里有同款冷门诗集。”
韩虹注意到沈若随身携带的速写本,最后一页画着座桥,桥栏上刻着“爱无界”三个字。“我们刚推出‘多元婚恋支持计划’,”韩虹轻声说,“不管什么形式的爱,只要是真心,就值得被认真对待。”沈若的肩膀颤了颤,围巾滑落露出半张脸,眼角有未干的泪痕:“我怕……连你们都会觉得我们‘不正常’。”
我指着墙上的标语“爱之桥,连真心”:“这座桥从来不分性别,只认真心。明天下午三点,安排你们见一面?”她攥紧速写本,点了点头,围巾下的嘴角悄悄扬起。
第五百三十二章:画廊里的无声共鸣
汪峰把见面地点定在沈若工作的画廊,墙上挂着她的画作——大片的靛蓝色里,藏着细碎的金色光点。林砚来时,穿着件熨帖的白衬衫,手里捧着本《建筑与隐喻》,扉页上有她写的批注:“好的设计,能让每个灵魂找到归属感。”
“这幅《共生》,”林砚站在一幅双生花油画前,“左边的花瓣带着棱角,像钢筋;右边的裹着柔光,像水流,却共用一根花茎。”沈若猛地抬头,这是她没对任何人说过的创作理念。
汪峰递上“灵魂拼图”任务卡:“请用现场的三样东西,拼出‘你心中的爱’。”沈若用画笔、颜料和块碎玻璃,拼出两只互相缠绕的藤蔓:“看似杂乱,却彼此支撑。”林砚则用画廊的宣传册、一支铅笔和块鹅卵石,摆成座桥:“能让人放下戒备,走到对岸。”
交流时,沈若说起被家人发现性取向时的崩溃,林砚安静地听着,突然说:“我去年在工地,有工人用脏话骂我,我把设计图拍在桌上说‘这栋楼的每根钢筋,都比你们的偏见正直’。”沈若看着她,眼里的光像油画里的金色光点,一点点亮起来。
离开时,林砚递给沈若一张建筑草图:“给你的画廊设计的新展墙,能让光线刚好落在《共生》上。”沈若回赠一幅迷你画:两只手在月光下相握,背景是林砚设计的那栋楼。
第五百三十三章:偏见高墙的初次碰撞
沈若的母亲突然闯进画廊,看到她和林砚正在讨论画展布置,当场掀翻了画架:“你非要让沈家蒙羞吗?赶紧跟这个女人断了!”林砚下意识把沈若护在身后,平静地说:“阿姨,艺术没有对错,爱也一样。”
这件事很快传开,有人在画廊门口贴污言秽语,林砚的合作方也打来电话:“要是还跟那个画家不清不楚,项目就别做了。”沈若把自己锁在画室,对着《共生》哭了整晚:“是不是我们真的错了?”
叶遇春组织了“多元故事分享会”,请几位同性伴侣来讲述经历:有一起开书店三十年的老夫妻,有共同抚养孤儿的设计师搭档。“偏见就像堵墙,”一位阿姨说,“但只要我们站得直,墙总会被拆穿。”
林砚带沈若去看她设计的社区中心:“你看这栋楼,当初有人说‘女人做不好建筑’,现在每天有几百人在这里欢笑。重要的不是别人怎么说,是我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沈若摸着墙上的瓷砖,突然说:“我们办个‘破界艺术展’吧,用作品说话。”
第五百三十四章:艺术与建筑的破界宣言
“破界艺术展”成了城中热点。沈若的展区,《共生》油画前放着台投影仪,循环播放着不同性向、不同种族的人相拥的画面;林砚则用回收的建筑废料,搭了座“无界桥”,桥身刻满“爱”“接纳”“尊重”等词语,参观者可以在桥上挂自己的故事卡片。
开展当天,来了很多像她们一样的人。一位穿校服的女生偷偷把写给沈若的信塞进画展信箱:“看到你们,我终于敢告诉妈妈‘我喜欢女生’。”林砚的父亲也来了,这位退休老工程师绕着“无界桥”走了三圈,最后在卡片上写下:“女儿,你的设计比我当年盖的楼更有力量。”
沈若的母亲没来,但沈若在展区留了幅画:小时候母亲教她画画的场景,配文“妈妈,我还是那个爱画画的孩子,只是爱的人不一样”。开展第三天,她收到母亲发来的短信:“画展的报道我看了,注意身体。”
史芸整理参观者的留言,发现最多的话是“原来爱可以有这么多样子”。“凤姐,”她眼眶发红,“我们做的不只是牵线,是在拆墙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爱之桥凤姐红娘笔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爱之桥凤姐红娘笔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