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反差巨大的会员申请
爱之桥的邮箱收到份特殊申请,发件人是“量子物理研究员陆明宇”,附言写着:“想找一位能理解‘薛定谔的猫’,也能陪我逛菜市场的伴侣。”附件照片里,男人穿着白大褂站在实验室,眼镜片后的眼睛像藏着星辰,与资料里“周末爱蹲菜市场看小贩称重”的爱好形成奇妙反差。
苏海快速匹配系统,弹出一位叫温棠的甜品师资料:“她的会员标签是‘能用分子料理复刻老味道’,上周还在朋友圈发了‘用物理原理解释打发蛋白的技巧’。”我看着温棠的照片——她系着碎花围裙,正给蛋糕裱花,奶油在她手里像有了生命,突然想起陆明宇申请里的话:“极致理性与烟火气,或许本就是同一件事的两面。”
韩虹调出两人的社交动态,发现陆明宇曾转发过温棠的“科学甜品”视频,评论区写着“熵增原理在烘焙中的应用分析”;而温棠的书架照片里,藏着本翻旧的《时间简史》,书脊上贴着块小蛋糕贴纸。“他们早就在彼此的世界留下痕迹了,”韩虹笑着说,“就差个正式见面的契机。”
邱长喜抱着刚买的网红甜品进来:“凤姐,温棠的店就在菜市场旁边,要不借口‘考察食材’安排他们偶遇?”我看着甜品盒上的logo——一个量子纠缠图案绕着块小蛋糕,突然觉得,有些缘分,比公式更精准。
第五百二十二章:菜市场与实验室的初见
汪峰把见面地点定在温棠的甜品工作室,隔壁就是陆明宇常去的菜市场。陆明宇来时,手里拎着本《量子力学史话》,封面沾着片菜叶子;温棠刚烤好蔓越莓饼干,空气中飘着黄油香,与他身上的消毒水味意外和谐。
“陆先生研究的‘量子纠缠’,是不是像我做的双皮奶?”温棠递过一块饼干,“蛋清和牛奶分开是两种东西,混在一起就成了新的存在。”陆明宇推了推眼镜,眼里闪过惊讶:“你是第一个不用‘玄学’解释量子纠缠的人。”
汪峰适时递上“跨界任务卡”:“请用对方领域的知识,描述‘心动’是什么。”陆明宇拿起块饼干:“就像观测导致波函数坍缩,遇见你之前,我的人生是无数可能的叠加态,现在突然有了确定的方向。”温棠笑着搅拌奶油:“像打发蛋白时的临界转速,快一点过了,慢一点不够,而你出现的时机,刚好让我的心动达到完美状态。”
窗外的阳光斜照进来,陆明宇的白大褂袖口沾了点奶油,温棠的围裙上落了片书页的影子。我突然明白,有些反差不是障碍,是让彼此看到世界另一面的棱镜。
第五百二十三章:理性与感性的碰撞实验
叶遇春设计了“跨界合作”任务:让两人一起完成“科学甜品”研发——陆明宇用物理原理分析食材特性,温棠负责实操。第一次合作就出了岔子:陆明宇坚持“按公式精确到克”,温棠则凭手感多加了5克糖,争执间,打翻的奶油溅了两人一身。
“做甜品不是解方程式,”温棠擦掉鼻尖的奶油,“有时候‘差不多’比‘精确’更重要。”陆明宇却指着温度计:“37.5℃是奶油的最佳打发温度,差0.1℃口感就会变,这和实验误差一个道理。”
史芸悄悄给他们递上“换位思考卡”。陆明宇写下:“她加的5克糖,让饼干有了‘惊喜感’,就像理论之外的偶然发现。”温棠回:“他记录的温度数据,确实让第二次实验成功率提高了30%,理性原来也能让甜蜜更稳定。”
第二天,陆明宇带了台精准到0.1克的电子秤来,却在温棠揉面团时说:“今天允许5%的误差,就当是‘观测者效应’的实验。”温棠笑着往他嘴里塞了块面团:“这叫‘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修正理论’。”
第五百二十四章:家人眼中的“不匹配”
陆明宇的母亲打来电话,语气带着担忧:“小宇找个甜品师?她能理解他那些难懂的理论吗?以后家里岂不是一半是试管一半是打蛋器?”温棠的父亲也有顾虑:“那孩子说话总带公式,棠棠跟他在一起,会不会觉得累?”
魏安策划了场“跨界家庭日”,请双方家长来工作室。陆明宇用模型演示“为什么温棠做的提拉米苏不会塌”,温棠则教陆母用“分子料理技巧”做传统豆沙馅,解释“为什么这样炒出来的豆沙更细腻——利用了淀粉分子的热运动原理”。
陆母看着儿子给温棠递打蛋器,动作自然得像递试管,突然说:“他以前连酱油瓶都不会拧,现在居然知道帮人擦溅到的面粉。”温棠的父亲尝着陆明宇“按公式”烤的饼干,笑着说:“这孩子用理科生的认真对待棠棠的爱好,比什么都强。”
离开时,陆母偷偷塞给温棠一本陆明宇的笔记,里面夹着张便签:“他高中就说,想找个能和他讨论公式,也能陪他吃路边摊的姑娘。”原来,父母的担心背后,藏着的都是“希望你找到真正懂你的人”的期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爱之桥凤姐红娘笔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爱之桥凤姐红娘笔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