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跳过他们。他们是“官方代表”,他们的嘴里,已经吐不出真话了。
他的手指继续移动,掠过那些青壮年的名字。他们中的大多数,或许常年在外打工,对村里的历史未必了然。
最后,他的手指停留在了一些年纪特别大的名字上。
“王老蔫”,红旗村人,82岁。卷宗的角落里有一行小字备注:前任村会计,为人孤僻,不喜言谈。
“李寡妇”,前进村人,78岁。备注:丈夫早逝,独自拉扯三个儿子长大,在村里颇有威望。
“张瞎子”,住在两村交界处的一个独眼老人,75岁,无儿无女,靠镇里低保过活,据说年轻时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猎手。
这些在官方报告里一笔带过,甚至被当成“不稳定因素”的人物,此刻在林正眼中,却像是一座座未经开采的富矿。
他们是历史的亲历者,是恩怨的见证人。他们的记忆,没有经过“文件化”的修饰,可能零碎,可能偏颇,但一定藏着最鲜活、最生猛的细节。
林正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了那扇积满灰尘的窗户。
一股带着泥土和青草气息的凉风,瞬间涌了进来,吹散了满室的沉闷。东方,天际线已经泛起了一抹鱼肚白。新的一天,就要开始了。
他回到桌前,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全新的笔记本,又找出一支很久没用过的钢笔,甩了甩,吸足了墨水。
在笔记本的第一页,他郑重地写下了四个字:
《民情日志》
然后,他翻到第二页,在第一行,写下了他今天的第一个目标。
不是“拜访国土所”,也不是“约谈村支书”。
而是一个名字。
“王老蔫”。
他要去找这个村里人眼中的怪老头,不为别的,就想听听,一个当了几十年会计的人,心里那本几十年的烂账,到底是怎么记的。
林正将笔记本合上,脸上没有了傍晚时的疲惫与迷茫,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猎人发现猎物踪迹时的专注与兴奋。
赵卫东和牛建国或许以为,他们把他丢进了一个死胡同。
但他们不知道,对于一个习惯了走群众路线的人来说,所谓的“死胡同”,往往意味着另一条路的开始。
这条路,不在机关大院里,而在田间地头;不在红头文件上,而在百姓的心坎里。
林正穿上外套,拿起那个崭新的笔记本,走出了办公室。晨光熹微,将他的影子在走廊里拉得老长。他没有走向镇政府的大门,而是拐了个弯,朝着后山的方向走去。
他要去敲响那扇,从未被前几任调查者敲响过的门。
喜欢官场亨通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官场亨通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