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镇的冬夜,黑得早,也冷得彻底。晚上八点刚过,镇政府大院里就已是一片漆黑,只剩下几盏孤零零的路灯,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将惨白的光投射在空无一人的地面上。
唯有信访办那栋小楼的二楼窗口,还透出一片温暖的橘色灯光。
林正坐在桌前,面前摊着一本厚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他看得极其专注,时不时地在笔记本上写下几行字。那台老旧的电暖气,被他搬到了脚边,嗡嗡地响着,努力地与满屋的寒气抗衡。
自从赵卫东发动了“文件围城”战术,林正的工作量暴增。白天,他要像质检员一样,处理那些雪片般飞来、又错误百出的文件。到了晚上,他便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书房。
他发现,自己对政策法规的了解,还远远不够。以前只是被动地学习,用到什么查什么。现在,他要主动出击。他要系统地、全面地,把所有可能用到的法律、条例、规定,全都刻进自己的脑子里。
他要将自己的大脑,打造成一座坚不可摧的“规则堡垒”。
【绝对记忆】让这个过程变得高效而精准。每一条法条,每一个案例,都像高清照片一样,被储存在他的记忆宫殿里,随时可以调取。他沉浸在这种学习的快乐中,甚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和外界的孤立。
“吱呀……”
楼下传来一声轻微的门响。林正警觉地抬起头,以为是哪个部门又连夜送来了“问题文件”。
脚步声很轻,在寂静的楼道里慢慢响起,最后停在了他的办公室门口。
“笃,笃。”敲门声也十分轻柔。
“请进。”
门被推开一条缝,一个花白头发的脑袋探了进来。是镇政府的保洁员,刘大爷。他负责这几栋办公楼的夜间清扫工作。
“小……林科员?这么晚了,您还没走啊?”刘大爷有些意外,手里还拿着扫帚和簸箕。
“刘大爷您好,我再看会儿文件。”林正站起身,笑着打了个招呼。
刘大爷走了进来,浑浊的眼睛里带着一丝关切和不解。“小伙子,我瞅着你,天天都最后一个走。白天那么忙,晚上还不歇着,身体可熬不住啊。”
他一边说,一边手脚麻利地帮林正收拾着散落在地上的几张废纸,又用抹布擦了擦窗台上的灰尘。
“没事的大爷,我还年轻,扛得住。”林正给他倒了杯热水,“您这么晚了也辛苦。”
“我这算啥辛苦,干了一辈子活了,习惯了。”刘大爷捧着热茶,在屋里打量了一圈,叹了口气,“小林科员,俺是个粗人,不懂你们当官的那些道道。俺就是看着,这楼里的人,最近好像都躲着你走。你可别往心里去。”
林正笑了笑,没说话。
刘大爷喝了口热茶,像是打开了话匣子:“俺在这楼里扫了快二十年地了,迎来送往的,见过的人比你吃过的盐都多。啥样的官,俺都见过。有那整天笑呵呵,见谁都客气,但你真有事求他,他比谁都躲得远的;也有那整天板着个脸,好像谁都欠他钱,但村里修路、安自来水,他真能给你办成的。”
他放下茶杯,看着林正,眼神里透着一种老人独有的通透和智慧。
“俺瞅着你,就像后一种人。你别嫌大爷说话直,你这种性子,在官场上,要吃亏的。但是呢,”他话锋一转,咧嘴笑了,露出几颗被烟熏黄的牙,“老百姓喜欢。老百姓心里,有杆秤。”
说完,他也不再多言,拿起工具,摆了摆手:“你忙,我先去别处扫了。水别浪费了,我等会儿过来拿杯子。”
刘大爷走了,屋子里又恢复了安静。
林正坐在椅子上,心里却久久不能平静。刘大爷那句“老百姓心里,有杆秤”,像一股暖流,瞬间冲散了他心中因为被孤立而偶尔泛起的一丝迷茫。
是啊,他所做的一切,不是为了让赵卫东、王坤那些人满意。他所坚守的,不正是为了对得起刘大爷这些普通群众心中的那杆秤吗?
就在这时,他的脑海里,响起了久违的系统提示音。
【叮!你认真工作的态度和对普通劳动者的尊重,获得了保洁员刘大爷的由衷认可。】
【刘大爷的朴素赞扬,代表了沉默的大多数群众最真实的心声。】
【该行为被判定为‘扎根群众’的微光善举。】
【民心值+10!】
【官气+1!】
林正愣住了。
他没想到,和刘大爷这样一次简单的交谈,竟然也能获得民心值和官气。虽然数量不多,但其意义却非同凡响。
这说明,他的力量来源,不仅仅是那些他直接帮助过的“当事人”,也包括这些在暗中观察着他、认可着他的“旁观者”。
群众路线……原来这才是真正的群众路线!
他忽然觉得,自己并不孤单。在这栋冰冷的政府大楼里,或许还有很多双像刘大爷一样的眼睛,在默默地注视着他,支持着他。他们或许不会说话,或许不敢说话,但他们心里的那杆秤,是雪亮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官场亨通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官场亨通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