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絮弹松制衣,冬储精细管护,贸路客回访,磨面机初研
龙盟的冬日清晨,总被石屋火塘里的柴火香裹着。天刚蒙蒙亮,广场东侧的 “制衣棚” 就亮起了松油灯,林苗和十几个女族人围坐在火塘边,手里捧着轧好的棉絮 —— 这些棉絮虽然脱了籽,却还结着团,得先弹松才能铺进衣料里。
“这样攥着棉絮缝衣服,穿在身上会硌得慌,” 林苗把一团棉絮展开,指着眼见的结块,“得做个能把棉絮弹松的工具,让棉絮像云一样软,穿起来才舒服。”
水泽部落的女族人水花,手里捏着根带弦的木弓,是之前打猎剩下的旧弓,弦已经松了。她试着用弓弦弹了弹棉絮,结块的棉絮居然散开了些。“要是把弓改一改,弦绷得紧点,说不定能弹松棉絮!” 水花眼睛一亮,把旧弓递给林苗。
林苗接过弓,试着拉了拉弦 —— 弦太松,弹力不足。她立刻去找竹老,想让他帮忙改弓。竹老正在给石屋修木门,听了林苗的想法,放下手里的凿子:“把弓臂换成硬木,弦换成兽筋做的,再在弓中间装个木柄,握着方便发力,肯定能行。”
两人当即动手 —— 竹老选了根坚韧的桑木,削成弓臂,两端刻出槽用来固定弦;林苗则找了块厚实的兽皮,鞣制成兽筋弦,用热水泡软后绷在弓臂上,再在弓臂中间钉上一截短木柄。忙活了一个上午,第一把 “弹棉弓” 做好了 —— 桑木弓臂泛着浅棕色,兽筋弦绷得紧紧的,握在手里沉甸甸的。
林苗拿着弹棉弓回到制衣棚,对着一团棉絮轻轻一弹,“嘭” 的一声,弦震得棉絮散开,细小的棉绒飘在空中,像小雪花。“太好用了!” 女族人们都围过来,看着散开的棉絮,忍不住伸手摸了摸,“比手扯松快多了,还软和!”
竹老又陆续做了五把弹棉弓,分发给女族人。广场上很快响起了 “嘭嘭” 的弹棉声,棉絮在弦震下渐渐变得蓬松,铺在鞣好的鹿皮上,像铺了层白雪。林苗教大家把弹松的棉絮铺匀,再用细兽筋线把鹿皮缝起来,做成简单的棉衣样式:“领口要做得大一点,方便穿脱;袖口缝上布带,能系紧,防止冷风灌进去。”
山魁的妻子带着几个女族人,专门给部落的老人和孩子做棉衣。她给山娃子做的小棉衣,用的是柔软的鹿皮,里面铺了两层弹松的棉絮,领口还缝了圈兔毛。山娃子穿上棉衣,蹦蹦跳跳地跑去找那时,举起胳膊展示:“阿石叔叔,你看我的新衣服!软乎乎的,一点都不冷!”
那时笑着摸了摸棉衣的厚度:“做得真暖和,等开春了,我们再给大家做棉鞋,冬天走路就不怕冻脚了。”
制衣工作热火朝天时,水伯正带着族人做冬储的精细管护 ——110 章换来的土豆,得妥善储存才能撑到春天。他们在石屋角落挖了个深坑,坑底铺了三层干燥的稻草,再把土豆一个个摆进去,每层土豆之间都铺一层稻草,最后用泥土把坑口封严。“这样储存的土豆,不会发芽也不会腐烂,” 水伯一边封坑一边说,“每隔十天要打开坑口透透气,检查有没有坏土豆,发现了及时挑出来,别影响其他的。”
沼泽部落则在处理草药 —— 把之前采的止血草、消炎草,和溪谷部落送来的新草药混在一起,用岩盐粒拌均匀,装在陶瓮里密封。“盐能防潮,还能让草药的药效更持久,” 沼泽一边装瓮一边说,“明年春天打猎、种地容易受伤,这些草药能派上大用场。”
林苗还特意挑了些温和的草药,煮成草药水,装在陶壶里分给各部落的老人:“冬天天冷,喝这个水能驱寒,还能预防咳嗽。” 老人们捧着陶壶,喝着温热的草药水,脸上满是笑意 —— 以前冬天只能硬扛寒冷,现在有了暖和的石屋、软和的棉衣,还有驱寒的草药水,日子比以前舒心太多了。
就在冬储管护和制衣工作有序推进时,龙盟的贸易路迎来了第一批回访的客人 —— 黑土部落的黑岩,带着五个族人,扛着三十斤土豆种、二十斤晒干的土豆干,还有一块黑色的石头,专程来龙盟;青禾部落的青穗也带着三个族人,提着新收的油菜种、菠菜种,还有一筐腌白菜,跟着黑岩一起过来。
“阿石首领,我们按约定来送土豆种了!” 黑岩刚踏进广场,就高声喊起来,把手里的土豆种递给那时,“这是我们部落挑出的最好的种薯,芽眼饱满,春天种下去肯定能发芽。另外,我们还带了块‘黑石’,能用来烧火,比木炭耐烧,想跟你们换点弹棉弓,给部落的女人做棉衣。”
那时接过土豆种,仔细看了看 —— 每个种薯都有两三个芽眼,表皮光滑,没有破损。他又拿起那块黑石,用指甲敲了敲,声音沉闷:“这黑石真能烧火?我们试试。”
黑岩立刻让族人在火塘里放了块黑石,再架上柴火点燃。没过多久,黑石就被烧得发红,散发出的热量比木炭还高,而且烧了半个时辰,黑石才慢慢变小。“这黑石在我们部落的山里有很多,” 黑岩笑着说,“冬天用它烧火取暖,比砍木头方便多了,还不用怕木头不够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那时的原始纪元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那时的原始纪元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