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当即决定,用三把弹棉弓换五十斤黑石和三十斤土豆种:“弹棉弓给你们,教你们的女人弹棉絮做棉衣;黑石我们留着冬天烧火,土豆种明年春天种在东域分盟的田里,收成了再跟你们换更多的黑石。”
青穗也凑过来,把油菜种和菠菜种递给阿果:“这两种菜冬天也能种,种在向阳的暖棚里,一个月就能收,能当新鲜蔬菜吃。我们还带来了腌白菜,用你们的岩盐腌的,特别下饭,想跟你们换两把铜铁锄,春天种油菜用。”
阿果接过种子,放在手心看了看 —— 油菜种是黑色的小颗粒,菠菜种是红色的,都很饱满。她尝了一口腌白菜,咸香适中,带着点脆劲:“腌得真好吃!我们给你们五把铜铁锄,再送你们一把弹棉弓,教你们做棉衣,以后冬天你们也能穿软和的衣服。”
青穗高兴得连连点头,还拉着林苗的手,要跟她学做棉衣:“我们部落的女人只会用兽皮做衣服,冬天穿得又重又冷,学会做棉衣,大家肯定都高兴。”
接下来的几天,黑岩和青穗的族人留在龙盟,一边学做棉衣、弹棉絮,一边教龙盟的族人种油菜和菠菜。黑禾(黑土部落的种植能手)带着山魁,在东域分盟的田边选了块向阳的地,挖了个浅坑,铺上稻草和兽皮,做成简易暖棚:“冬天把油菜种和菠菜种种在暖棚里,白天掀开兽皮晒太阳,晚上盖严实,就能发芽生长。”
青穗则带着林苗,把油菜种泡在温水里:“泡一天再种,发芽率更高。种的时候要把种子撒匀,盖一层薄土,再浇点温水,三天就能出芽。”
族人们学得认真,很快就把暖棚搭好,种上了油菜和菠菜。看着土里的种子,山魁笑着说:“等冬天能吃上新鲜蔬菜,再也不用只吃干菜和腌菜了,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黑岩和青穗离开时,那时还派了两个懂木工的族人,跟着他们回去教部落做弹棉弓和轧棉车:“让你们的部落也能自己加工棉絮做棉衣,以后我们互相换物资,日子都能过好。”
送走回访的客人,沙木和竹老开始琢磨 110 章里约定的 “磨面机”—— 之前用石磨磨粟米,又慢又费力,磨出来的粉还粗,他们想做一台更省力、磨粉更细的磨面机。
“石磨是上下两块石头,靠人力推,太费劲,” 沙木蹲在地上,用炭笔在木板上画着草图,“我们做个‘水力磨面机’,利用河水的力量带动磨盘转动,不用人力推,还能磨得更细。”
竹老看着草图,指着磨盘的位置:“磨盘要用硬石做,上下磨盘都刻上纹路,这样才能把粟米磨碎。还要在河边搭个木架,把磨盘架在上面,再装个水轮,用水流带动水轮,水轮带动磨盘转。”
两人当即去河边选位置 —— 龙盟东边的大河水流平稳,旁边有块平坦的空地,适合搭木架。他们先用硬石凿出上下两块磨盘,每块磨盘都有一人高,上面刻着螺旋状的纹路;再用松木做了个大水轮,水轮的叶片用厚木板做,能承受水流的冲击力;最后搭了个高木架,把磨盘架在木架中间,水轮装在河边,用木轴把水轮和磨盘连起来。
忙活了半个月,第一台水力磨面机终于做好了。沙木让人把粟米倒进磨盘上方的木槽里,再打开水闸,让河水冲击水轮 —— 水轮转动起来,带动木轴,木轴带动下磨盘转动,粟米顺着木槽掉进磨盘中间,被纹路磨成细粉,从磨盘边缘的缝隙里漏出来,落在下面的竹筐里。
“太好用了!” 族人们都围过来看,看着细粉不断漏进筐里,忍不住欢呼,“以前磨十斤粟米要两个人推半天,现在不用推,一会儿就能磨好,粉还这么细!”
沙木用磨好的粟米粉,做了一锅粟米饼 —— 饼子又软又香,比以前用粗粉做的好吃多了。山娃子一口气吃了两个,拉着沙木的手说:“沙木叔叔,以后天天做这个饼子吃好不好?”
沙木笑着点头:“以后我们再做几台磨面机,分发给东域分盟和其他部落,让大家都能吃上细粉做的饼子!”
水力磨面机的成功,让龙盟的族人对明年的生活更有期待。阿果整理着近期的物资清单,看着上面的数字 —— 棉衣已经做好五十件,足够老人和孩子穿;土豆储存了三百斤,黑石储存了一百斤;油菜和菠菜已经在暖棚里发芽,再过一个月就能收割;水力磨面机可以批量制作,分给各部落使用。
“今年冬天我们肯定能安稳过,明年春天的种植也有了准备,” 阿果把清单递给那时,语气里满是欣慰,“黑土部落的黑石、青禾部落的蔬菜种,还有东域分盟的农具,我们的物资越来越丰富,贸易路也越来越宽了。”
那时接过清单,看着广场上忙碌的族人 —— 女族人在弹棉絮做棉衣,男族人在加固磨面机的木架,老人在火塘边教孩子认识种子,每个人都在为更好的生活努力。“我们还要找更多的部落合作,” 那时说,“比如北边的岩穴部落,我们可以帮他们盖石屋,换更多的岩盐;东边的白草部落,听说他们有很多草药,我们可以用磨面机跟他们换草药,让我们的草药储备更丰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那时的原始纪元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那时的原始纪元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