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的晨雾还没散尽,三艘载满盐砖与盐粒的长船就划破水面,朝着龙盟的河岸驶来。船舷上沾着的盐霜在初阳下泛着莹白的光,船舱里堆叠的盐砖碰撞声,混着东河部落族人的划船号子,在河面上传出老远。等船身渐渐靠近岸边,早已等候在此的龙盟族人瞬间沸腾起来 —— 石叶部落的老人拄着拐杖往前凑,想看看能让肉香翻倍的 “白颗粒”;水泽部落的青壮扛着空陶瓮,盼着早点把盐装回去腌鱼;就连刚入盟不久的山族孩子,也拽着长辈的衣角,好奇地盯着船上那些亮晶晶的盐堆。
那时第一个踏上河岸,手里捧着一块沉甸甸的盐砖,盐粒顺着指缝往下掉,落在地上碎成细小的晶块。他抬手示意族人安静,声音洪亮地说:“这次去盐滩,我们不仅换来了两千五百斤盐砖、一千八百斤盐粒,还迎来了盐部落和沙砾部落正式加入龙盟!从今天起,咱们再也不用靠草木灰提味,冬天的腌肉、腌鱼,都能存得更久、更鲜!”
话音刚落,族人就欢呼起来。石根快步上前,用粗糙的手指蹭了蹭盐砖表面,又捻起一点盐粒放进嘴里,随即眯起眼睛笑道:“这盐咸得正!比去年用的草木灰强十倍,今年我要多腌些野猪腿,让族里老人天天都能吃到鲜肉!” 阿果也跟着上前,手里拿着早就画好的冬储分配表,对各部落首领说:“盐部落留五百斤盐砖用于后续晒盐,山族狩猎多,分四百斤盐砖腌兽肉,沼泽部落鱼类丰富,分三百斤盐粒腌鱼,水泽部落负责全盟的鱼干腌制,多分两百斤盐粒,剩下的盐统一存放在龙部落的石屋,由专人登记领取,谁也不能浪费。”
分配方案一确定,各部落立刻行动起来。水伯带着水泽部落的族人,把之前用草木灰腌了一半的鱼干全翻出来,摊在芦苇席上晾晒。他蹲在陶瓮旁,手把手教族人揉盐:“每十斤鱼干配一斤盐,得把盐粒均匀搓进鱼肉纹理里,这样腌出来的鱼干才不会发臭,能存到明年春天播种的时候。” 说着,他拿起一条半干的青鱼,撒上盐粒后反复揉搓,直到盐粒完全化开,鱼肉表面泛出淡淡的油光。旁边的青年水娃学得认真,可没一会儿就把盐撒多了,水伯赶紧帮他刮掉多余的盐粒:“盐是好东西,但多了会咸得发苦,得慢慢掌握量。”
林苗则在草药区忙碌着,她把晒干的圆叶草、苦锯齿草分成小捆,每捆都拌上一小把盐粒,再用芦苇席裹紧放进陶瓮。“之前草药总受潮发霉,” 她一边封瓮一边对旁边的盐娘说,“阿果姐说盐能吸潮气,我试着拌点盐,说不定能让草药的药效保留更久。你看这圆叶草,要是保存得好,冬天治咳嗽就不用愁了。” 盐娘是盐部落首领盐山的妻子,这次跟着龙盟一起返程,想学学草药知识,她凑过去摸了摸裹着盐的草药,点头道:“这办法好!我们盐部落的盐也能这么用,以后再也不用担心草药坏了。”
山魁带着山族族人在广场上支起了好几排腌肉架,把刚猎来的山猪肉、鹿肉切成大块,均匀涂抹上盐砖碾成的盐粒。“以前我们腌肉,没几天就会变味,只能靠烟熏,” 山魁擦了擦手上的盐粒,拿起一块涂好盐的鹿肉给盐石看,“你看现在,涂了盐的肉表面发亮,能存一个冬天都不坏。等过几天,我教你们山族的烟熏法,跟盐腌结合起来,肉香能飘出三里地!” 盐石是盐部落的青年,对狩猎和腌肉格外感兴趣,他赶紧拿出一块木片,把山魁说的步骤记下来,生怕漏了哪个细节。
阿果每天都会去龙部落的石屋清点盐的库存,石屋里的盐砖堆得像小山,盐粒则装在一个个陶瓮里,瓮口用黏土封得严严实实,旁边还贴着纸条,写着各部落领取的数量。有一次,她发现沼泽部落领取的盐粒受潮结块,立刻找来沼泽部落的首领,教他用竹筛把盐粒筛碎,再重新装瓮,还在瓮口裹了两层芦苇席:“盐怕潮,以后领回去要尽快分装,放在干燥的石屋里,这样才不会结块。” 沼泽首领赶紧点头,回去后就按照阿果说的方法重新整理盐粒,再也没出现过受潮的情况。
就这样忙了整整六天,全盟的冬储终于完成了升级。阿果再次清点时,脸上满是欣慰:“盐腌兽肉一千二百斤、盐腌鱼八百斤、盐渍鱼干六百斤、盐渍草药三十捆、盐封粟种八百斤,足够十二个部落安稳过冬了!” 族人听到这个消息,都松了口气,之前总担心冬天食物不够,现在有了盐,不仅食物能存更久,味道也变好了,大家对这个冬天充满了期待。
冬储的事刚告一段落,跨部落的技术交流会就紧接着在广场上拉开了帷幕。盐部落的盐石主动站出来,要教龙盟各部落晒盐技术。他在广场中央挖了一个两丈见方的浅坑,从大河里挑来清水,又从盐包里取了些盐粒溶解在水里,然后铺上一层芦苇席过滤杂质。“这是我们盐部落的简易晒盐法,” 盐石一边搅动盐水一边讲解,“把过滤后的盐水倒进浅坑,让太阳晒上三天,水面就会析出一层粗盐粒。等春天来了,咱们可以在大河沿岸多挖些这样的浅坑,自己晒盐,就不用总去盐滩换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那时的原始纪元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那时的原始纪元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