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树枝在地上画了条线,代表渠的走向,可走到半路,脚突然陷进土里 —— 这里的土和其他地方不一样,是松散的沙土,一踩就往下陷。“阿石哥,这里是沙土层!” 阿山蹲下来,抓起一把土,土从指缝里簌簌漏下去,“这种土挖渠容易塌,之前挖主渠时没遇到过这种情况。”
那时也蹲下来,摸了摸沙土:“沙土层渗水快,还容易塌,得想个办法加固。” 他从怀里掏出新做的木板,想在上面记录 “沙土层需加固”,可 “沙” 字不知道怎么刻 —— 只能画 “细沙颗粒” 的图案,他用石刀在木板上刻了十几个小圆圈,代表沙粒,旁边刻了个 “木支撑” 的凹痕(一根竖线加两根斜线),标注 “沙土层→需加木支撑”。
阿平凑过来看,指着木板上的小圆圈:“阿石哥,这画的是啥呀?这么多小圆圈,刻起来太费劲了,要是能有个简单的记号代表‘沙’就好了。”
那时点点头,把木板递给阿平:“现在先这么记,等忙完野粟播种,我们再想办法 —— 说不定能像刻‘水滴’‘麦穗’那样,把‘沙’的图案也简化,刻起来就省劲儿了。”
夕阳西下时,野粟地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种子筛选好了,新渠的走向也定了,记录用的木板堆在储存棚里,木杆的影线时也成了族人们的习惯。小禾坐在木杆旁,看着自己画的 “东影线”“西影线”,突然哼起了自己编的小调:“东影线,松土壤;西影线,收工具……”
族人们路过时,听到小禾的歌,也跟着哼了起来。那时站在一旁,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清楚:记录工具和时间标准的初步解决,只是开始 —— 沙土层的加固、“沙” 字的记录难题,还有野粟播种后的管理,都需要一步步来。但他不慌,因为他知道,只要族人们一起想办法,再难的问题,也能解决。
喜欢那时的原始纪元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那时的原始纪元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